当前位置

: 优尔吧汉字组词汉字组词汉字组词内容详情

俎组词,俎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优尔吧 2022-12-15 05:44:16 284

俎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琪琪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俎》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俎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俎字简介
字母:z,拼音:zu,带声调拼音:zǔ,注音:ㄗㄨˇ,部首:人,部首比划:2,比划:9,繁体字:俎,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会意,笔画顺序:撇捺撇捺竖折横横横,五笔86编码:WWEG,五笔98编码:WWEG,Unicode:U+4FCE,汉字编号:4274,

基本解释

zǔ  ㄗㄨˇ ◎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 姓。

俎组词

边俎(biān zǔ):指祭祀。 宋 王珪 《使韩琦母罗氏追封文安郡太夫人制》:“眷维同德之臣,赋政于外,方予升配三后,不得预于边俎,岂不念亲之感乎?”

彻俎(chè zǔ):谓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国语·鲁语下》:“祭 悼子 , 康子 焉,酢不受,彻俎不宴,宗不具不绎,绎不尽飫则退。” 韦昭 注:“祭毕彻俎,不与 康子 宴饮也。” 唐 韦述 《对归胙判》:“既而三献,彻俎,肆尸还。”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恩两得其当,情文皆尽其详,彻俎云初,均釐甚广。”

陈俎(chén zǔ):陈设俎豆。意谓会盟,止息干戈。《后汉书·仲长统传论》:“用明居晦,回泬於曩时;兴戈陈俎,参於上世。”

刀俎

雕俎(diāo zǔ):一种雕绘的木制礼器。祭享时以盛牺牲。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八珍盈彫俎,綺肴纷错重。”

鼎俎(dǐng zǔ):(1).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周礼·天官·内饔》:“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 郑玄 注:“取於鑊以实鼎,取於鼎以实俎。实鼎曰脀,实俎曰载。”《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籩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2).泛称割烹的用具。《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唐 杜甫 《冬狩行》:“有鸟名鸜鵒,力不能高飞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必探求珍异,罗於鼎俎之前,竞新其味。”(3).割烹。《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於鼎俎。”《周书·荡公护传》:“有 李安 者,本以鼎俎得宠於 护 ,稍被升擢,位至膳部下大夫。” 宋 叶适 《治势上》:“虽然,鸟高飞於重云之上,鱼深游於潜渊之下,而皆不免有鼎俎之忧。”

豆俎(dòu zǔ):(1).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明 徐渭 《赠梁尚书公序》:“大者鼎釜,不告矣;小者豆俎,无不咨矣。”(2).用以指礼仪。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幼狎櫜鞬,耄肄豆俎。”

繁俎(fán zǔ):丰盛的肴馔。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繁俎綺错,羽爵飞腾。”

房俎(fáng zǔ):周 时祭器。俎,谓俎几。《礼记·明堂位》:“俎, 有虞氏 以梡, 夏后氏 以嶡, 殷 以椇, 周 以房俎。” 郑玄 注:“房谓足下跗也,上下两间,有似於堂房。” 孔颖达 疏:“按《诗》注云:其制,足间有横,下有跗。似乎堂后有房。”《后汉书·马融传》:“山罍常满,房俎无空。”参见“ 房烝 ”。

芳俎(fāng zǔ):对祭祀用盛牲器具的美称。芳,言馨香洁净。《宋史·乐志七》:“笙鏞备乐,茧栗陈牲。乃迎芳俎,以荐高明。”

负俎(fù zǔ):《史记·殷本纪》:“﹝ 伊尹 ﹞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 ,致於王道。”后以“负俎”为干时以求进用的故实。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士以自衒为不高,女以自媒为不贞,何必委洗耳之峻摽,效负俎之干荣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 阿衡 负俎调羹,与羊皮牛口 秦 臣辉映。”参见“ 负鼎 ”。

高俎(gāo zǔ):放在高桌上的砧板。一说,指供瞭望用的车上的高台。《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为高俎,置 太公 其上,告 汉王 曰:‘今不急下,吾烹 太公 。’” 裴駰 集解:“ 如淳 曰:‘高俎,几之上。’ 李奇 曰:‘军中巢櫓方面,人谓之俎也。’”

高俎(gāo zǔ):放在高桌上的砧板。一说,指供瞭望用的车上的高台。《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为高俎,置 太公 其上,告 汉王 曰:‘今不急下,吾烹 太公 。’” 裴駰 集解:“ 如淳 曰:‘高俎,几之上。’ 李奇 曰:‘军中巢櫓方面,人谓之俎也。’”

嘉俎(jiā zǔ):谓祭祀时的俎实。《宋书·乐志二》:“釃醴具登,嘉俎咸荐。”《宋史·乐志七》:“鼎实嘉俎,乐备登歌。”

椒俎(jiāo zǔ):椒盘。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巳元日大雪是日迎春》词:“小阑边飘瞥紆迴,点缀辛盘椒俎。”

进俎(jìn zǔ):进献盛放牛羊等肉食的礼器。《艺文类聚》卷六三引 晋 潘尼 《东武馆赋》:“膳夫进俎,虞人献鲜。”《新唐书·礼乐志二》:“太祝各帅斋郎进俎。”《金史·乐志上》:“进俎,奏《丰寧之曲》。”

旷俎(kuàng zǔ):犹越俎。谓超越本职,干预他事。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太真绝裾》:“旷俎应遭詬,侵庖必受讥。”

醪俎(láo zǔ):指酒肉祭品。 宋 文莹 《壶清话》卷十:“ 湘 设席感动,置醪俎再拜以奠。”一本作“ 醪酒 ”。

牢俎(láo zǔ):古代祭祀时盛牺牲的礼器。《梁书·萧子云传》:“载革牢俎,德通神明。”

三俎(sān zǔ):指猪、鱼、肉脯。《礼记·玉藻》:“朝服以食,特牲三俎。” 郑玄 注:“三俎,豕、鱼、腊。”

牲俎(shēng zǔ):祭祀时盛牲的礼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其礼仪祭器,一如太庙之制,惟不设牲俎,不行饮福受胙礼,王公不陪祭。”

素俎(sù zǔ):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白木制的礼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湘州祭虞舜文》:“咨 尧 授 禹 ,素俎堂。”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敬业文》:“素俎空乾,奠觴徒溢。”《隋书·礼仪志一》:“於是改用素俎,并北郊置四海座。五帝以下,悉用蒲席藁荐,并以素俎。”《通典·礼二》:“ 梁武帝 即位南郊……器以陶匏素俎,席用藁秸。”

缩俎(suō zǔ):谓祭品纵陈于俎。《仪礼·公食大夫礼》:“鱼七,缩俎寝右。” 贾公彦 疏:“缩,纵也。鱼在俎为纵。”

五俎(wǔ zǔ):五样祭品。《礼记·玉藻》:“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郑玄 注:“三俎,豕、鱼、腊……五俎,加羊与其肠胃也。” 明 邵璨 《香囊记·供姑》:“香柔丝嫩甲、未必成五俎。”

象俎(xiàng zǔ):象牙装饰的置放食品的器具。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序三》:“十二金釵,朱履弓鞋交错;百千珠斗,兕觥象俎前呈。”

星俎(xīng zǔ):明丽的祭器。《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汉宗庙乐舞辞》:“云軿临降久,星俎荐陈丰。”

瑶俎(yáo zǔ):玉俎。古代祭祀、设宴时用以陈牲的礼器。《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齐太庙乐歌》:“桂尊既涤,瑶俎既薰。”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瑶俎既丽奇,雕盘復为美玩。” 唐 徐彦伯 《仪坤庙乐章·金奏》:“瑶俎既列,雕桐发声。”

肴俎(yáo zǔ):盛菜肴的器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门内设一几,行炙者置柈其上;转视,则肴俎已满。”

彝俎(yí zǔ):泛指礼器。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白帝》:“载列笙磬,式陈彝俎,灵罔常怀,惟德是与。”

鱼俎(yú zǔ):古代祭祀时盛鱼牲的器具。《仪礼·少牢馈食礼》:“妇赞者执敦稷以授主妇,主妇兴受,坐设于鱼俎南。”

玉俎(yù zǔ):古代祭祀、设宴时,用以盛牲的礼器。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赋》:“兰肴御兮玉俎陈,雅音奏兮文虞罗。”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诗:“金觴摇荡,玉俎推移。”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玉俎映朝服,金鈿明舞茵。”

越俎(yuè zǔ):见“ 越俎代庖 ”。

杂俎(zá zǔ):(1).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 清 钱谦益 《<镜古篇>序》:“盖 郑广文 薈蕞, 段柯古 杂俎之流。”(2).指斑驳的花纹。

折俎(shé zǔ):(1).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俎,盛牺牲的礼器。《仪礼·乡饮酒礼》:“宾升自西方,乃设折俎。” 贾公彦 疏:“凡解牲体之法,有全烝其豚。解为二十体,体解即此折俎是也。”《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 宋 置折俎,以多文举礼。”(2).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 唐 毛杰 《与卢藏用书》:“ 杰 时在草莽,运厄穷愁,思折俎而无因,嗟扫门而不逮。”

俎羞(zǔ xiū):指祭祀时呈献的珍馐美味。因置于俎上,故称。 唐 徐浩 《谒禹庙》诗:“负责故乡近,朅来申俎羞。” 唐 李翱 《祭中天王文代河南郑尹作》:“且荐中素,非陈俎羞,请俟踰月,乃列牲牢。”

俎味(zǔ wèi):指祭祀用食品。因牲体置于俎上,故称。《文选·张华<鹪鹩赋>》:“毛弗施於器用兮,肉不登乎俎味。” 吕向 注:“肉不为俎豆之实。”

俎实(zǔ shí):俎上所盛祭献的食品。《周礼·夏官·量人》:“掌丧祭奠竁之俎实。”《史记·礼书》“大饗上玄尊,俎上腥鱼” 裴骃 集解引 汉 郑玄 曰:“大饗,祫祭先王,以腥鱼为俎实,不臑孰之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昭事是肃,俎实非馨。” 李周翰 注:“俎谓祭器也,实谓祭物也。”

俎拒(zǔ jù):俎足中央的横木。《仪礼·少牢馈食礼》:“长皆及俎拒。” 郑玄 注:“拒读为介距之距。俎距,脛中当横节也。” 贾公彦 疏:“距为俎足中央横者也。”

俎几(zǔ jǐ):亦作“ 俎机 ”。1.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宋史·乐志八》:“执事骏奔,肃将俎几。神其顾歆,永锡多子。”(2).俎形如几,故称。切肉用的砧板。 金 王虚 《君事实辨》:“ 汉祖 之平生可考而知也,委 太公 于俎机而无营救意。”

俎机(zǔ jī):见“ 俎几 ”。

俎醢(zǔ hǎi):(1).剁成肉酱。(2).肉酱。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回回香料》:“其拌俎醢用马思答吉,形类地榭,极香。”

俎簋(zǔ guǐ):俎和簋,为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两种礼器。俎载牲体,簋盛黍稷。《周礼·春官·小史》:“大祭祀,读礼灋,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 郑玄 注:“俎簋,牲与黍稷。”

俎豆(zǔ dòu):◎ 俎豆 zǔdòu(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俎豆千秋

樽俎(zūn zǔ):(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 ,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2).指宴席。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看我公樽俎折强权,期赢获。”

尊俎(zūn zǔ):(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 宋 王安石 《送显道南归》诗:“天际张帷列尊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清 唐甄 《潜书·交实》:“子何为不祭?曰:无以供尊俎也。”(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宋 姜夔 《法曲献仙音·张彦官舍》词:“树鬲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明 何景明 《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

胙俎(zuò zǔ):(1).谓主人饮食之俎。胙,东阶,主人之位。俎,古代祭祀宴飨时陈置牲口之具。胙,通“ 阼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2).古代祭祀时陈置祭肉之俎。《金史·礼志一》:“太祝持胙俎进。”

阼俎(zuò zǔ):祭祀时盛祭肉的礼器。阼,通“ 胙 ”。《仪礼·特牲馈食礼》:“祝命彻阼俎、豆籩,设于东序下。” 郑玄 注:“阼俎,主人之俎。”《仪礼·有司》:“阼俎,羊肺一,祭肺一,载于一俎。”

五杂俎(wǔ zá zǔ):亦作“五杂组”。古乐府名。三言六句,以首句名篇。其词曰:“五杂俎,冈头草。往復还,车马道。不获已,人将老。”后人仿其作,成为诗体的一种。见 明 冯惟讷 《古诗纪·统论》。 唐 颜真卿 有《三言拟五杂组》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论杂体,则有风人、藁砧、五杂俎。”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杂体诗》:“按诗有杂体:一曰抝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十五曰五杂俎体。”

俎上肉(zǔ shàng ròu):◎ 俎上肉 zǔshàngròu(1) [a helpless victim] 比喻任人欺压蹂躏的人或国家今由俎上肉,任人脍胾耳。——《晋书·孔坦传》(2) (由,即“犹”)

代越庖俎

刀俎余生

简墨尊俎(jiǎn mò zūn zǔ):谓文墨交往,宴饮游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国初 太宗 建 太寧军 节,公謁之,倾意投接,为掌书记,游从觴咏,情礼深原。公长於 太宗 ,简墨尊俎,常以兄呼之。”

越俎代庖

越俎代谋

折冲樽俎

折冲尊俎

俎樽折冲

樽俎折冲

尊俎折冲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汉字组词推荐

精选图文

汉字组词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