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优尔吧汉字组词汉字组词汉字组词内容详情

足组词,足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优尔吧 2020-06-14 03:24:12 294

足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琪琪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足》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足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足字简介
字母:z,拼音:zu,带声调拼音:zú,注音:ㄗㄨˊ,部首:足,部首比划:7,比划:7,繁体字:足,字体结构:上下结构,字法:会意,笔画顺序:竖折横竖横撇捺,五笔86编码:KHU,五笔98编码:KHU,Unicode:U+8DB3,汉字编号:0731,

基本解释

zú   ㄗㄨˊ ◎ 脚: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 ◎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足。碗足。 ◎ 充分,够量:足月。足见。足智多谋。 ◎ 完全:足以。足色。 ◎ 值得,够得上: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 增益:以昼足夜。

英文翻译

ample   as mush as   full   leg   sufficient   foot

足组词

安足(ān zú):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子书,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鳌足(áo zú):(1).传说中 女娲 用作天柱的大龟四足。《淮南子·览冥训》:“於是 女媧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 高诱 注:“鼇,大龟。天废顿以鼇足柱之。” 成公绥 《天地赋》:“断鼇足而续毁,鍊石而补缺。”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岂非断乎鼇足之时,剖彼鸡黄之日,二仪各立以交泰,一气旁流而洋溢。”(2).器物上做成龟足形状的底脚。《新唐书·天文志一》:“﹝浑仪﹞表里三重,下据準基,状如十字,末树鼇足,以张四表。”

跋足(bá zú):谓踮起脚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姬生》:“及发落之期,道署梁上黏一帖……梁最高,非跋足可黏。”

拔足(bá zú):(1).犹快步。表示急切之情。 晋 陆云 《盛德颂》:“拔足崇长揖之宾,吐飡纳献规之容。”(2).犹出身。《隋书·炀帝纪下》:“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斆学之道,既所不,政事之方,故亦取。”

败足(bài zú):伤脚。 宋 周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后 行昭 以营桥立积木上败足,呻吟痛楚者三岁而殂。”

百足(bǎi zú):马陆的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百足,一名马蚿,中断成两段,其头尾各异行而去。” 清 赵翼 《题棕亭见和长篇后即赠》诗:“至死不僵虫百足,横行无敌蟹双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马陆》。

白足(bái zú):(1).指白足和尚。 唐 李白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 风 谢安 屐,白足傲履韈。”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慇懃礼白足,吾为 泰山 溜。” 明 袁宏道 《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诗:“乞饭随白足,佣经皈大圣。” 清 孙枝蔚 《胜音上人持张虞山书见访兼示与淮上诸子唱和》:“谢客常晏坐,观心颇自如。白足忽到门,手持老友书。”参见“ 白足和尚 ”。(2).赤足;光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袴,遽就著之,白足奔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莱阳生 ﹞因过叩 朱氏 之门, 朱 白足出逆。”

豹足(bào zú):卷柏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卷柏》。

饱足(bǎo zú):满足。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饜而飫之,使自趋之” 唐 孔颖达 疏:“谓 丘明 富博其文,优游学者之心,使自求索其高意,精华其大义,饱足学者之好,使自奔趋其深致。” 许地山 《空山灵雨·债》:“世间有一个人吃不饱足,穿不暖和,住不舒服,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具足的生活。”

备足(bèi zú):犹言俱全,齐备。《后汉书·寇恂传》:“ 寇恂 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涟水》:“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开发一重,輒有鱼形,鳞鬐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书·洪范》“五者来备” 唐 孔颖达 疏:“五者於是来皆备足,须风则风来,须雨则雨来,其来各以次序。”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雪浪斋日记》云:为诗……欲法度备足,当看 杜子美 。”

毕足(bì zú):完全满足。《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 郭象 注:“毕足而止,不敢望有餘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是用锡君鈇鉞各一”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臣蒙先帝厚恩,致位郎署,受性疲怠,意望毕足,非敢希望高位,庶几显达。”

跛足(bǒ zú):(1).瘸腿。 汉 焦赣 《林·既济之益》:“跛足息肩,有所忌难。”《新唐书·王思礼传》:“ 思礼 坠马,蹇甚。 翰 ( 哥舒翰 )谓监军 李大宜 曰:‘ 思礼 跛足,尚欲何之?’俄加 金城郡 太守。”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江湖巨盗》:“ 嘉靖 甲辰,有方士居 万安 太平寺 中,短髮束铁圈,跛足执拐以行。”(2).特指 战国 赵 平原君 邻家一跛人。其人蹒跚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见而笑之。跛者及 平原君 门客怒, 平原君 终斩美人以谢。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明 冯梦龙 《女丈夫·越府献策》:“倘有豪杰,我自能识认,正是跛足原堪笑,重瞳我自明。”

补足(bǔ zú):◎ 补足 bǔzú[supply what is lacking;make up a deficiency] 补充或提供使足数补足所需资金

不足(bù zú):[释义](1) (形)不充足;不满(指数目)。 (2) (动)不值得。 (3) (动)不可以;不能。 [构成]偏正式:不〔足 [例句]先天不足。(作谓语)不足挂齿。(作谓语)不这样做;就不足说明问题。(作谓语)[反义]充分、有余

策足(cè zú):谓骑乘牲口代步赶路。 清 李邺嗣 《得杖》诗:“策足耻言疲,恐落僕夫后。” 清 汪懋麟 《逆风》诗之二:“山中两脚蹣跚久,策足输他要路津。”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西同舟发秦邮渡钱塘过仙霞抵建宁分手即事纪别》诗之八:“ 考亭 著遗蹟,策足宜寻。”参见“ 策高足 ”。

厕足(cè zú):◎ 厕足 cèzú[set foot in] 置足,参与;进入某领域由于他厕足此事,对方只好作出让步

侧足(cè zú):(1).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吕向 注:“接翼侧足,言多也。”(2).置足,插足。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三:“侧足风尘间,长途畏中跌。”(3).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东观汉纪·吴汉传》:“﹝ 吴汉 ﹞篤於事上……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挠。”《明史·佞倖传·江彬》:“ 成国公 朱辅 为长跪, 魏国公 徐鹏举 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参见“ 侧立 ”。

插足(chā zú):[释义](动)比喻参与某种活动。 [构成]动宾式:插|足 [例句]第三者插足。(作谓语)

缠足(chán zú):◎ 缠足 chánzú[foot-binding] 把女孩子的脚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这是旧时的陋俗

常足(cháng zú):永远满足。《老子》:“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汉 张衡 《东京赋》:“思 仲尼 之克己,履 老氏 之常足。”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盖知足者常足也,不知足者无足也。”

长足(cháng zú):◎ 长足 chángzú[rapid] 形容进步很大或发展很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超足(chāo zú):犹腾跃。《史记·苏秦列传》:“ 韩 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 司马贞 索隐:“按:超足谓超腾用势,盖起足蹋之而射也。”《云笈七籤》卷二十:“躡飞网而上步,乘空纪而超足。”

骋足(chěng zú):奔跑的马足。借指良马。 汉 张衡 《西京赋》:“百马同轡,骋足并驰。”《晋书·葛洪传》:“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躡景。” 明 杨慎 《谭苑醍醐·唐太宗昭陵六马图赞》:“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赤足(chì zú):◎ 赤足 chìzú[barefoot] 光着脚

充足(chōng zú):◎ 充足 chōngzú(1) [sufficient]∶在数量等方面能满足要求或需要的经费充足充足条件充足理由(2) [abundant]∶富足的雨量充足(3) [adequate]∶足够的充足的起诉依据

躇足(chú zú):停步;歇脚。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峦影送青,波光激素,负担息肩者,亦躇足掉头,若有评赏。”

踹足(chuài zú):犹跳脚。《淮南子·人间训》:“追者至,踹足而怒曰: 子发 视决吾罪而被吾刑,怨之憯於骨髓,使我得其肉而食之,其知厌乎。” 高诱 注:“踹足,跃足也。”

垂足(chuí zú):见“ 垂綫足 ”。

措足(cuò zú):立足;置身。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某以用钱僦居,今移出,何以取措足之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二:“尝论人才, 浚 剧谈 檜 善。 鼎 曰:‘此人得志,吾辈无所措足矣。’”

大足(dà zú):旧称妇女未缠过的天脚。与缠过的“小足”对。《再生缘》第七一回:“ 成宗 : 酈明堂 明明是男子汉,即使脱下靴来也是一双大足。太后:不管他大足也好,小足也好,定要试的。”参见“ 天足 ”。

澹足(dàn zú):供给充裕。澹,通“ 赡 ”。《汉书·司马迁传》:“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 颜师古 注:“澹,古赡字。” 运甓 《哀贫民》:“夫皆弋美名,而于贫者,未尝有澹足之益。”

蹈足(dǎo zú):抬脚;踏步。 明 高启 《我昔》诗:“发言恐有忤,蹈足虑危。”

蹬足(dēng zú):以足顿地。 陈大悲 《幽兰女士》第五幕:“ 葆元 :哦![点头。蹬足。咬牙。]我好糊涂!”

抵足(dǐ zú):足碰足。谓同榻共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法聪 邀 珙 於客舍…… 聪 与 珙 抵足。”《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久不与子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清 李渔 《城璧》第六回:“两个搬做一房,日间促膝而谈,夜间抵足而睡。” 阿英 《流离》一:“几个人睡成圆形,彼此抵足,上覆一被。”

调足(diào zú):调整步伐。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入泽随龟,不暇调足;深渊捕蛟,不暇定手。”

蹀足(dié zú):踏足;顿脚。《列子·黄帝》:“ 康王 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之所説者,勇有力也,不説为仁义者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眷西极而驤首,望朔云而蹀足。” 清 沉初 程晋芳 等《集程鱼门拜书亭观藏墨联句》:“或兽蹀足禽梳翎,攒楼架阁何岧亭。”

跌足(diē zú):[释义](动)跺脚。 [构成]动宾式:跌|足

鼎足(dǐng zú):◎ 鼎足 dǐngzú[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短足(duǎn zú):短程的步行游览。 欧阳山 《三家巷》十二:“他曾经和他的姑表兄弟姊妹 周榕 、 陈文雄 、 区苏 等人约好,今天要到郊外去短足旅行。”

蹲足(dūn zú):屈膝下跪。《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桂 闻肉香,乃左右跳跃良久,蹲足叩首。诉道:‘向郎君性急,不能久待,以致老安人慢去,幸勿记怀!有餘肉幸见赐一块。’”

顿足(dùn zú):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车行》:“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握手哽咽,顿足不能出声。” 刘半农 《扬鞭集·学徒苦》:“呱呱儿啼,主妇震怒,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

跺足(duò zú):顿脚。《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听了,又叫好,又跺足。” 沙汀 《航线》:“他们拿屁股死死地抵住板壁,跺足甩手地嚎嚷着,身上放散出汗气和霉熏气。”足,一本作“ 脚 ”。

鄂足(è zú):花托。鄂,通“ 萼 ”。《诗·小雅·常棣》“鄂不韡韡” 汉 郑玄 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鄂不》:“《诗》:‘棠棣之华,鄂不韡韡。’不,风无切,本作柎。《説文》:鄂足也。草木房为柎,一曰花下蕚,通作不,即今言华蔕也。”

发足(fā zú):起程;出发。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驥士发足,众士乃误; 韩信 立功, 淮阴 乃震。”《坛经·行由品》:“ 惠能 辞违祖,发足南行。”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团圆》:“我在 东甌 发足,渡口登舟。” 清 陈确 《与刘伯绳书》:“如兄欲至京师,必先自 越城 发足,乌有先见京师而后发程之理?”

放足(fàng zú):(1).放开脚步。 清 周亮工 《同门吴曰庸先生徒步自泉州过慰》诗:“变形欲共逃林虑,放足应须到 惠州 。”(2).指旧时妇女不再裹脚。《<艾青诗选>自序》:“‘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小学课本里已有启蒙思想--要求民主和科学。女学生们开始‘放足’了。”《解放日报》1945.11.14:“建议政府要贯彻停止缠足的法令,必须认真放足,并定期检查。”

方足(fāng zú):(1).方形的脚。常与“圆首”连用,表示人的特征。亦借指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达性论》:“夫阴阳陶气,刚柔赋性,圆首方足,容貌匪殊。”参见“ 圆首方足 ”。(2).指马之类动物的脚。亦借指马之类动物。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圆蹄方足,躑躅在郊,风啸电奔,声遨处囿。”

飞足(fēi zú):飞快的脚步。形容行动轻捷。《六韬·必出》:“敌人若惊,勇力、飞足、冒将之士疾击而前。”

凤足(fèng zú):琴上攀弦之物的美称。 唐 元稹 《小胡笳引》:“朱弦宛转盘凤足,骤击数声风雨迴。” 唐 郑谷 《蜀中》诗之三:“窗下斵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羣。”

丰足(fēng zú):◎ 丰足 fēngzú(1) [abundant]∶丰富充足衣食丰足(2) [plentiful]∶以丰富为特征的,构成丰富的或大量存在的(3) [generous]∶产量大的收成丰足

富足(fù zú):[释义](形)丰富充足。 [构成]并列式:富+足 [例句]生活富足。(作谓语)[反义]贫乏

趺足(fū zú):盘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 宋 惠洪 《焦山赠僧》诗之二:“倚蒲趺足坐,拥衲盖头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观音二赞》:“年至六十,晏无病苦,趺足而化。”《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先生上帐坐定,趺足捻髯,目视 乐毅 。”

甘足(gān zú):甘愿;满足。《后汉书·党锢传序》:“至 王莽 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紼,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新唐书·啖助传》:“﹝ 啖助 ﹞秩满,屏居,甘足疏糗。”

甘足(gān zú):甘愿;满足。《后汉书·党锢传序》:“至 王莽 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紼,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新唐书·啖助传》:“﹝ 啖助 ﹞秩满,屏居,甘足疏糗。”

高足(gāo zú):◎ 高足 gāozú[your brilliant disciple] 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高足弟子传授而已。——《世说新语·文学》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 羲之高足。——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亘古来能书人名》

高足(gāo zú):◎ 高足 gāozú[your brilliant disciple] 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高足弟子传授而已。——《世说新语·文学》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 羲之高足。——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亘采古来能书人名》

给足(gěi zú):丰富充裕。《淮南子·兵略训》:“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軫,此军之大资也。” 唐 柳宗元 《弘农令府君石表辞》:“衣食给足,故人不札天。教厉明具,故俗不争夺。”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夫人宗女请受》:“ 神宗 与 王安石 言,今财赋非不多,但用不节,何由给足?”

跟足(gēn zú):犹言称脚。指鞋子适合脚的尺寸,便于行走。《锺馗斩鬼传》第一回:“戴一顶折头巾,依稀好似 郭林宗 ;穿一双跟足朱履,仿浑如 张果老 。”

弓足(gōng zú):(1).谓缠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旧唐书舆服志后》:“《南唐书》言 小周后 ‘剗韤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是 南唐 贵人不弓足。”按,缠足陋习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或云 南唐 李后主 令宫嫔 窅娘 以帛绕脚,使纤小如弓状,由是人皆效之;或云始于 南齐 东昏侯 时。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弓足》。(2).指旧时妇女缠裹后发育不正常的脚。以其形如弓,故称。 清 赵翼 《镇安土风》诗:“邨妇无弓足,山农总帕头。”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转女为男》:“速女改装,去髮而辫之,以药展其弓足,衣冠履舄,居然美男子。”

鼓足(gǔ zú):鼓架的四足。借指鼓架。《礼记·明堂位》:“ 夏后氏 之鼓足, 殷 楹鼓, 周 县鼓。” 郑玄 注:“足,谓四足也。”《隋书·音乐志下》:“ 夏后氏 加四足,谓之鼓足。”

贵足(guì zú):(1).谓以知足为贵。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餘。”(2).犹贵步。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七折:“登金榜,闻已步瀛洲,贵足还来游贱地。”《二刻拍案惊奇》卷四:“问道:‘老先生定是贵足,如何踹此贱地?’”《歧路灯》第三八回:“ 惠养民 开口道:‘ 孔学兄 贵足初踏贱地,失误迎迓,有罪!’”

裹足(guǒ zú):◎ 裹足 guǒzú[foot-binding] 裹脚。喻指停足不前裹足不入秦。—— 李斯《谏逐客令》

果足(guǒ zú):盘缠,旅费。《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曹州 是咱每故乡,待奔归去,又没果足,怎生去得?”《宣和遗事》前集:“那 杨志 为等 孙立 不来,又值雪天,旅涂贫困,缺少果足,未免将一口宝刀出市货卖。”

过足(guò zú):(1).十分满足。《南史·后妃传上·齐宣孝陈皇后》:“ 高帝 虽从宦,而家业本贫,为 建康 令时, 明帝 等冬月犹无縑纊,而奉膳甚厚,后每撤去兼肉,曰:‘於我过足矣。’”(2).谓过高的要求。 宋 陆游 《岁暮杂感》诗:“小儿为我言,幸可具杯甌。园蔬亦復佳,过足翁岂求?”

酣足(hān zú):痛快满足。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五:“路过着有树阴的青草平地时,特别有一种很难克服的诱惑,总要使你想跨下马去,在草茵上,睡他一个酣足。”

皓足(hào zú):洁白的脚。多用于女子。 晋 陆机 《七徵》:“尔乃覩蛾眉之羣丽,容既都而又闲。矫纤腰以逐节,顿皓足於鼓盘。”

何足(hé zú):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后足(hòu zú):后脚。指有四肢的脊椎动物长在后面的两足。《韩诗外传》卷五:“西方有兽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得甘草必衔以遗蛩。”《易·说卦》“为馵足” 唐 孔颖达 疏:“马后足白为馵。”

骥足(jì zú):比喻高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庞士元 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驥足耳。” 唐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驥足,九霄终自别鷄群。” 清 刘大櫆 《送孙明府迁任凤阳》诗之一:“循吏声名动九閽,通才驥足岂辞繁。”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使起案之权,全归行政官之手,则议员自放弃其识见,有为之士,无从展其驥足。”

寄足(jì zú):立足,落脚。引申为托身、存身。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臺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 士隐 送 雨村 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 雨村 带至神京,使 雨村 投謁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疾足(jí zú):足力健,奔跑快。《新五代史·杂传十一·王进传论》:“ 五代 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至如 进 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何其甚歟!” 宋 司马光 《圉人传》:“ 汧侯 有马,悍戾不可乘服,以为无用,将弃之野;爱其疾足,募有能驯之者,禄以百金。” 明 高启 《鹿》诗:“几人逐走向中原,输与吾皇称疾足。”

急足(jí zú):(1).指急行送信的人。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某拜闻中舍三哥,急足还领书,承尊候已安,只是少力。”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鳖精》:“时 香泉 客 河南 毕中丞 幕中,家遣急足以女病告之。”(2).拘捕案犯的捕快。 宋 洪迈 《夷坚甲志·王天常》:“一,梦二急足追至一处……庭下桎梏者颇众,皆僧道尼,亦有狱吏卫守。”

蹇足(jiǎn zú):(1).跛足。《晋书·葛洪传》:“岂况大块稟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駑之蹇足。” 唐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诗:“蹇足终难进,嚬眉竟未舒。”(2).指驽马。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于是策蹇足,造军门,请謁于公。”

趼足(jiǎn zú):生老趼的脚。引申指艰苦跋涉。 宋 惠洪 《潭州大沩山中记》:“有异比丘清而狂,相山趼足穷 衡 湘 。” 宋 程俱 《题蒋永仲<蜀道图>》诗:“我身趼足半天下,偃蹇故是山林姿。”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 川 楚 磨顶於前, 金田 趼足於后,陨身赤族,卒无一成,是孰使之然耶?”

健足(jiàn zú):健步。指善于走路的人。 清 恽敬 《散季敦说》:“越二日,有健足负巨厢顿於地,启之,则 敦 与 汪云海 所作图在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谢邱之讼》:“两造健足愬京,至於再三不已。”

捷足(jié zú):(1).脚步快。谓行动迅速。《前汉书平话》卷中:“ 秦 朝失其天下,天下共逐,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引 明 朱东吉 《<闺鉴图说>跋》:“昔 吕 欲得銓部以行道,诚恐 绣水 捷足,势迫无奈,遂诺鯫生之计。” 龚尔位 《怀人》诗:“ 蜀 道不辞险,捷足驰驊騮。”(2).指行动迅速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3).善于行路的役。《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作 福州 家书一封,编第六号,交 邵武 捷足带 闽 。”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骗子》:“中丞狐疑莫解,使捷足入都探之,始知前者入骗子手矣。”

节足(jié zú):《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后以“节足”称凤凰鸣叫。亦借指凤凰。 清 魏源 《杂诗》之六:“何如 丹山 凤,悦音天下平。 伶伦 去 嶰谷 ,谁师节足鸣。”

禁足(jìn zú):禁止外出。指佛教僧尼坐夏,避免灾祸或因过失受罚而不得外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僧寺结制》:“四月十五日结制,谓之‘结夏’……盖孟夏望日,乃法王禁足、释子护生之日,自此有九十日,可以安单辨道。”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灵迹·临安术士》:“君星数甚恶,明春恐不免不戮,若禁足一月,可免。”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那回我记了一次大过,其馀的六个人罚了两个礼拜的禁足。”

尽足(jìn zú):满足。《西游记》第四二回:“我让你得些便宜,你还不知尽足,又来欺我!”足以,足够。 钱南扬 《汉上宦文存·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以上所载,皆相夫要言,知此则尽足够用。” 赵朴初 《金楼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赋》词:“人似川流花似海,天安门儘足覘民意。”

灸足(jiǔ zú):以艾炷灼脚。《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 真长 佯愚以求免, 子敬 灸足以违詔。”按,此谓 王献之 托足疾以违诏命。

聚足(jù zú):谓登阶时一步一并。《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孔颖达 疏:“聚足,谓每阶先举一足,而后足併之,不得后过前也。”

举足(jǔ zú):(1).提脚;跨步。《礼记·曲礼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不能不举足出此堂。”(2).喻轻易。《后汉书·马援传》:“自谓 函谷 以西,举足可定。”(3).犹举动。 唐 韩愈 《进学解》:“是二儒者,吐词为经,举足为法。” 宋教仁 《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 孙逸仙 所以迟迟未敢起事者,以声名太大,凡一举足,皆为世界所注目,不敢轻于一试。”

具足(jù zú):(1).犹具备。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善善恶恶,乱世反诸正,莫近于《春秋》。若此者,人道、王道适具足也。”《百喻经·认人为兄喻》:“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钱财。” 元 德异 《<坛经>序》:“一一法门,具足无量妙义。”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我是相信在产业未进步、物质条件未具足的国度中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的之政治革命是愈早愈好的。”(2).充足。 许地山 《债》:“说到具足生活,也是没有涯岸的。”

局足(jú zú):(1).蜷曲其足。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今天下能不有万一於阁下之才略,而犹跼足帖胁,私自怜爱其志力哉?” 清 吴伟业 《海蛳》诗:“跼足蟠根固,容头掩的圆。”(2).蹻足;举足。喻时间短暂。《战国策·齐策五》:“有而案兵而后起,寄怨而诛不直,微用兵而寄於义,则亡天下可跼足而须也。” 诸祖耿 集注引 王念孙 曰:“跼与蹻同。蹻足,举足也。”

骏足(jùn zú):◎ 骏足 jùnzú[fine horse] 骏马

开足(kāi zú):谓机器等发动到充足的程度。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急向原来的汽车,一跃而上,开足了汽,好似风驰电掣一般,逃窜去了。”《瞭望》1991年第29期:“看我们的人寸步不让,海盗转身翻过船舷,跳上接应的小船,开足马力溜之大吉了。”

抗足(kàng zú):投足,举足。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英豪翘首,俊贤抗足。”《文选·左思<吴都赋>》:“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 吕向 注:“虽雄虺九首,将举足而踏之。”

款足(kuǎn zú):中间空的鼎足。《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 郭璞 注:“鼎曲脚也。” 郝懿行 义疏:“鼎款足,谓足中空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尔雅中》:“家大人曰:‘款足,谓空足也。’…… 郭 以款足为曲脚,失之。”

累足(lěi zú):犹重足。两足相迭,不敢正立,形容小心戒惧。《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毛 传:“蹐,累足也。” 唐 杜甫 《入衡州》诗之三:“销魂避飞鏑,累足穿豺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内有问者曰:‘何处郎君,半夜来此?’生以失路告。问者曰:‘待达主人。’生累足鵠竢。”

利足(lì zú):◎ 利足 lìzú[fleet-footed] 即“快腿”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立足(lì zú):[释义](1) (动)站得住脚;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立足基层。(作谓语) (2) (动)处于某种立场。 [构成]动宾式:立|足 [同音]隶卒

敛足(liǎn zú):[释义](动)〈书〉收住脚步、不往前走。 [构成]动宾式:敛|足 [例句]看到这些小孩;她敛足了。(作谓语)

了足(le zú):完满;满足。《文献通考·田赋四》:“令今后科徵了足日,仰本州但取仓场库务纳欠文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伊道业颇浅,只好攫得两头鷄啗,便了足耳。”

龙足(lóng zú):(1).指皇帝的踪迹。 明 夏完淳 《六哀诗·先考功》:“九京有同心,天门策龙足。”(2).喻必不可少的。与“蛇足”相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脱套》:“然须万不得已,少此数句,必添以后一齣戏文,或少此数句,即埋没从前説话之意者,方可如此,是龙足,非蛇足也。”

马足(mǎ zú):(1).马的足。《新唐书·归登传》:“ 登 性温恕,家僮为马所踶,笞折马足, 登 知,不加责。”《宋史·韩世忠传》:“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2).马的足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汉 张衡 《东都赋》:“马足未极,舆徒不劳。”(3).指破绽。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汉寻根究底的结果,会把昨晚深夜归家的马足露了出来,惹得老汉的又一顿训斥。”

满足(mǎn zú):[释义](1) (动)基本义:感到已经足够。 (2) (动)使满足。 [构成]并列式:满+足 [例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作谓语)[同音]满族

扪足(mén zú):以手摸足。《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伤匈,乃捫足曰:‘虏中吾指!’” 司马贞 索隐:“捫,摸也。”《魏书·傅永传》:“昔 汉祖 捫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妙足(miào zú):指骏马。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伊逸伦之妙足,自前代而间出。”

内足(nèi zú):谓家中富足。《陈书·世祖纪》:“朕自诸生,颇为内足,而家敦朴素,室靡浮华。”

拟足(nǐ zú):(1).揣度脚步。《文选·扬雄<解嘲>》:“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欲行者拟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跡也。”(2).谓投足。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体,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途,值心而言,则言无不是。”

蹑足(niè zú):◎ 蹑足 nièzú(1) [lighten (one's step)]∶放轻脚步走他蹑足溜到门口(2) [take one's position in]∶插足,等于说“出身”蹑足行伍之间。——汉· 贾谊《过秦论》

驽足

拍足(pāi zú):实足。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三:“从十二岁起,他下力作田,到如今拍足有四十多年了。”

盘足(pán zú):◎ 盘足 pánzú[sit with crossing two legs] 两腿盘曲相叠而坐的姿势

捧足(pěng zú):(1).簇拥其足。 晋 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 苏仙公 ﹞ 汉文帝 时得道……及身入云,紫云捧足,羣鹤翱翔,遂昇云汉而去。” 唐 孙思邈 《摄养枕中方》:“腾躡烟霞,綵云捧足。”(2).指捧托其足,以示敬意。 明 宋濂 《金公舍利塔碑》:“故其在山也,捧足顶礼者,项背相望。”

平足(píng zú):◎ 平足 píngzú[flatfoot] 足弓平。整个足底都着地的病状

启足(qǐ zú):善终的代称。 唐 无名氏 《上护军庞德威墓志》:“名香何在?唯增启足之悲。”此指辞世。参见“ 启手启足 ”。

企足(qǐ zú):(1).踮起脚。 唐 韩愈 《送穷文》:“企足以待,寘我讎冤。” 清 周亮工 《岁暮远为客嘉平廿日赋》:“企足望隣墙,独客泪满巾。”(2).传说中古代 庄蹻 的别名。《吕氏春秋·异用》:“仁人之得飴,以养疾待老也。 跖 与 企足 得飴,以开闭取楗也。” 高诱 注:“ 跖 , 盗跖 ; 企足 , 庄蹻 也,皆大盗人名也。”

齐足(qí zú):犹并驾。谓前进的速度相同。《诗·小雅·车攻》“我马既同” 毛 传:“田猎齐足,尚疾也。”《汉书·扬雄传上》:“骋驊騮以曲囏兮,驴骡连蹇而齐足。” 颜师古 注:“言使骏马驰騖於屈曲艰阻之中,则与驴骡齐足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贝子急上马,万骑齐足,顷刻至隘口。”

洽足(qià zú):谓和乐富裕。《汉书·翼奉传》:“天下大和,百姓洽足。”

慊足(qiè zú):满足。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今尤不能无言者,正以人类演进,其势无涯,期望稍奢,允无慊足之日。”

跷足(qiāo zú):亦作“蹻足”。1.跛足。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跎》诗题注:“蹻足者跃过驼背。”(2).踮起脚跟。参见“ 蹺足抗首 ”。(3).举足。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战国策》“跼足”:“跼与蹻同。蹻足,举足也。”参见“ 蹺足抗手 ”。

翘足(qiáo zú):◎ 翘足 qiáozú[hope eagerly] 踮着脚,形容盼望殷切的样子翘足而立

轻足(qīng zú):(1).行走迅捷。《吴子·图国》:“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淮南子·齐俗训》:“江河沉决一乡,父子兄弟,争升陵陂,上高邱,轻足先升,不能相顾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驰轻足於嶮峻之上,暴僚隶於盛日之下。”(2).指行走迅捷的人。《东观汉记·光武纪》:“﹝ 刘秀 ﹞遂令轻足将书与城中诸将,言 宛下 兵復到,而阳坠其书。”(3).善走的猎犬。《文选·张衡<西京赋>》:“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薛综 注:“轻足,好犬也。”

取足(qǔ zú):充分取得。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若命之成败,取足於信顺,故是吾前难寿夭成於愚智耳,安得有性命自然也!” 唐 韩愈 《记宜城驿》:“ 于太傅 帅 襄阳 ,迁 宜城县 ,并改造南境数驛,材木取足此林。”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於 孔子 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於 孔子 ,则千古以前无 孔子 ,终不得为人乎?”

拳足(quán zú):(1).犹屈膝。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里儒拳足拜,士怪闪眸侦。” 明 高启 《朝鲜儿歌》:“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2).卷曲脚爪。 唐 温庭筠 《题友人池亭》诗:“鸂鶒刷毛花荡漾,鷺鷥拳足雪离披。”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白雁顾影而欲惊,素鸥拳足而如见。”

却足(què zú):亦作“却足”。止步。 汉 刘向 《说苑·丛谈》:“一噎之故,絶穀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饶足(ráo zú):富足。《汉书·吴王刘濞传》:“ 吴 有 豫章郡 铜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 宋 苏辙 《民政策下·第三道》:“导之有方,而取之有法,则其民丰乐饶足,老死而无憾。”《花月痕》第七回:“扇影歌喉,一时无两,以此家颇饶足。”

容足(róng zú):仅能立足,形容所处之地极狭小。《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魏书·司马衍传》:“ 嶠 復喻 侃 曰:‘ 苏峻 遂得志,四海虽广,公寧有容足乎?’” 唐 刘商 《与于中丞》诗:“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明 王世贞 《即事书怀》诗:“我自安排容足处,裁诗先属 太茅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从前我只道 上海 的地方不好,据此看来,竟是天地虽宽,几无容足之地了!”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司令部地本窄狭,办公人员仅能容足,来者皆集于门外。”

濡足(rú zú):沾污了脚。指被沾污。《楚辞·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王逸 注:“又恐污浞,被垢浊也。”《后汉书·崔駰传》:“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掛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门户》:“当 明 中叶,门户纷紜之时,无一人濡足者,亦可见家法之恭谨矣。”

弱足(ruò zú):跛足。《左传·昭公七年》:“弱足者居。” 杜预 注:“跛则偏弱,居其家,不能行。”

三足(sān zú):见“ 三足乌 ”。

赡足(shàn zú):(1).安定而备足。赡,通“ 澹 ”。《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司马贞 索隐:“《汉书》作‘澹’,古今字异也。”(2).富足;充足。 唐 裴铏 《传奇·孙恪》:“ 袁氏 赡足,巨有金繒。” 宋 曾巩 《户部尚书制》:“使官用有节而餘蓄可致,公藏赡足而民赋可轻。”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新儿神气强旺如何?乳饮赡足否?”

山足(shān zú):山脚。《诗·大雅·早麓》“瞻彼旱麓” 毛 传:“麓,山足也。” 唐 徐浩 《谒禹庙》诗:“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 宋 梅尧臣 《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鐸。”

上足(shàng zú):(1).犹高足。对徒弟的美称。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 孝恭法师 、 智开法师 、 宏嚮法师 、 宝积闍黎 四上人者,并禪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陆放翁 , 茶山 ( 茶山居士 曾几 )上足。”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我是 唐三藏 上足徒弟。”(2).指良马。《南史·萧圆正传》:“马八千匹,上足者置之内厩。”

蛇足(shé zú):◎ 蛇足 shézú[feet added to a snake by an ignorant artist—sth.superfluous] 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若再多说两句,岂不蛇足了。——《红楼梦》 

涉足(shè zú):[释义](动)〈书〉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构成]动宾式:涉|足 [例句]涉足影视圈。(作谓语)

神足(shén zú):(1).神足通。佛教六通之一。指游涉往来非常自在的神通力量。 晋 法显 《佛国记》:“我是女人,何由得先见佛?即以神足,化作转轮圣王,最前礼佛。”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释僧璩》:“ 璩 案律文有四因缘得现神足:一断疑网,二破邪见,三除憍慢,四成功德定。”参见“ 六通 ”。(2).犹高足。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道潜》:“凡此诸人,皆 潜 之神足。”(3).神灵般的脚步。形容行走快速。 汉 应瑒 《驰射赋》:“驊騮激骋;神足奔越。终节三驱,矢不虚发。”

舐足(shì zú):吻舔人足。古代 印度 对人表示崇敬的一种仪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远则稽顙拜手,近则舐足摩踵。”

适足(shì zú):谓充足适度而不过分。《墨子·经说下》:“损饱者去餘,适足不害,能害饱。” 孙诒让 间诂:“能与而通。害饱,疑当作饱害。言若食适足不害于人,而过饱乃为害。”《汉书·食货志上》:“故大孰则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则糴二,下孰则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

驶足(shǐ zú):驶卒。俗名急足。《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

实足(shí zú):[释义](形)确实足数的。 [构成]偏正式:实〔足 [例句]实足一百人。(作谓语)[同音]十足

失足(shī zú):◎ 失足 shīzú(1) [trip]∶比喻犯严重错误或堕落一失足成千古恨(2) [slip]∶行走时不小心跌倒失足落水

十足(shí zú):◎ 十足 shízú(1) [perfect] 达到充足的程度或完全的地步十足的势利小人(2) 也指成色纯十足的黄金

首足(shǒu zú):头与脚。比喻上下尊卑。《仪礼·丧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不特首足混於无别,而反使有加,将见膏血困於常输,而未知所止。”

手足(shǒu zú):◎ 手足 shǒuzú(1) [brothers]∶指兄弟亲如手足(2) [act]∶指举动、动作手足无措(3) [henchmen]∶指党羽,爪牙广有手足(4) [hand and foot]∶手和脚

濯足(zhuó zú):语出《孟子·离娄上》:“ 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

四足(sì zú):(1).四只脚。指兽类。《礼记·曲礼下》:“羽鸟曰降,四足曰渍。” 孔颖达 疏:“四足曰渍者,牛马之属也。”《大戴礼记·易本命》:“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2).四肢。《水浒传》第二七回:“小人归得迟了些个,已把他卸下四足。”

素足(sù zú):白晳的脚。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唐 李白 《越女词》之四:“ 东阳 素足女, 会稽 素舸郎。”

跣足(xiǎn zú):(1).赤脚;光着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首冠金冠而跣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徐伯龄》:“﹝ 徐伯龄 ﹞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2).指光着的脚。 戴望舒 《村姑》诗:“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探足(tàn zú):◎ 探足 tànzú[scuff] 用脚碰触试探

蹄足(tí zú):亦作“蹏足”。兽类动物等的脚。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何节奄忽,蹄足洒血。” 汉 王充 《论衡·命禄》:“若千里之马,头目蹄足自相副也。”《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 唐 欧阳詹 《栈道铭》:“麋鹿无蹊,猿猱相望。自 三代 而往,蹄足莫之能越。”

天足(tiān zú):(1).谓优裕,充足。 南朝 宋 朱广之 《咨顾道士夷夏论》:“贱者不能无累,尊者自然天足。”(2).封建时代我国妇女有缠足陋习, 清 末始禁缠足,因谓未缠裹之天然足为天足。 清 黄遵宪 《寄女》诗:“邇闻西方人,设会同禁烟;意欲保天足,未忍伤人权。”《文明小史》第四十回:“孩儿之志,要娶个天足的媳妇。” 鲁迅 《花边文学·汉字和拉化》:“如果提倡缠足,则即使是天足的壮健的女性,她还是在有意的或无意的害人。”

投足(tóu zú):(1).踏步;举步。《吕氏春秋·古乐》:“昔 葛天氏 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2).栖身;投宿。 晋 张华 《鹪鹩赋》:“匪陋荆棘,匪荣茝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 唐 滕倪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诗:“千里未知投足处,前程便是听猿时。” 明 张纲孙 《百竹村》诗:“日晚慎前行,何处堪投足?”

头足(tóu zú):(1).头和脚。比喻根据。 汉 王充 《论衡·奇怪》:“言之有头足,故人信其説,明事以验证,故人然其文。”(2).软体动物头足纲如章鱼、乌贼、鹦鹉螺等环生头部四周的腕。

托足(tuō zú):容身;立脚。 明 袁宏道 《徐文长传》:“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乐圃》:“家产入官,无托足之地。” 徐迟 《黄山记》:“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

腕足(wàn zú):◎ 腕足 wànzú[peduncle] 某些有机体较大的部分或整个有机体所连接的细狭的部分(如腕足类动物的腕足)

宛足(wǎn zú):谓缓步慢行。《文选·傅毅<舞赋>》:“或有宛足鬱怒,般桓不发,后往先至,遂为逐末。” 李善 注:“言马按足缓步。”

完足(wán zú):◎ 完足 wánzú[complete] 完全、足够,毫无缺欠他的话虽简短,但意思完足

亡足(wáng zú):不值得,够不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虽二家言皆谬悠,亡足论者,然互合观之,真可一大噱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七》:“餘子盖亡足深论。名物之学,岂易言哉!”

危足(wēi zú):侧足。谓畏惧不敢正立。《荀子·荣辱》:“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 杨倞 注:“危足,侧足也。”

未足(wèi zú):(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卫足(wèi zú):《左传·成公十七年》:“ 仲尼 曰:‘ 鲍庄子 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杜预 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 鲍牵 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陈书·世祖纪》:“ 王琳 识暗挈瓶,智慙卫足,干纪乱常,自貽颠沛。”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 霍小玉 怜才誓死,有望夫石不语之心;破产回生,有 怀清臺 卫足之智。”按,或以为葵非向日葵。《左传·成公十七年》 杨伯峻 注:“葵非向日葵, 杜 注以向日葵解之,不确……向日葵叶不可食,此葵或是金钱紫花葵或秋葵。古代以葵为蔬菜,不待其老便掐,而不伤其根,欲其再长嫩叶,故古诗云‘採葵不伤根,伤根葵不生’。‘不伤根’始合‘卫其足’之意。”

稳足(wěn zú):十分稳当。《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些油坊多曾与他识熟,还去挑个卖油担子,是个稳足的道路。”

温足(wēn zú):谓富裕。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吴郡 满璋之 ,相承云是 高平 旧族, 宠奋 胤胄,家计温足。”

无足(wú zú):(1).指人或动物没有脚。《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晋书·鲁褒传》:“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无足妇人》:“时灯火尚存,自隙窥覘,乃无足妇人,负两肉翼。”(2).指物体没有下部腿状的支撑物。《诗·召南·采》“维錡及釜” 毛 传:“有足曰錡,无足曰釜。” 唐 刘师服 侯喜 《石鼎联句》:“或讶短尾銚,又似无足鐺。”(3).不值得。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目验尚且如此胡涂,则 S城 人之将眼睛理想化为小鲫鱼,实也‘无足深怪’了。”参见“ 无足道 ”。(4).不知足,不满足。《东观汉记·杜林传》:“玉食狃猱之意,徼幸之望,曼延无足。”《晋书·宣帝纪》:“人苦无足,既得 陇 右,復欲得 蜀 !”(5).不够,配不上。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聂从政》:“我几入鬼録,赖君復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

息足(xī zú):歇脚休息。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经麵馆,以钱四文买小麵置案间,其实借以息足,麵固不能食也。” 王统照 《沉思》:“湖滨有个亭子,是预备游人息足的所在。”

系足(xì zú):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载, 韦固元和 中旅次 宋城 ,遇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 固 问所检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又问囊中何物?答曰:赤绳子。以系夫妻之足。此绳一系,虽仇敌之家,贫贱悬殊,终不可逭。后以“繫足”为缔结婚姻大典。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探婚》:“幙中人空有牵丝愿,月下老曾无繫足缘。”《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緑袍年少,别牵繫足之绳;青鬢佳人,立化望夫之石。”参见“ 月下老人 ”。

纤足(xiān zú):指旧时妇女缠过的小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今乘间脱逃,赤脚奔走到此,将有万里,岂能尚保得一双纤足,如旧时模样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杨 纤足,夜行不能踰沟。”

效足(xiào zú):犹效力;效劳。 三国 魏 曹植 《与陈琳书》:“驥騄不常一步,应良御而效足。”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万邦宅心,骏民效足。”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效足中黄,殉驱驰兮。”

小足(xiǎo zú):即小脚。《再生缘》第七一回:“ 成宗 :‘ 酈明堂 明明是男子汉,即使脱下靴来,也是一双大足。’ 太后 :‘不管他大足也好,小足也好,定要试的。’”

歇足(xiē zú):犹歇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因查盘公署,就在察院相近不便,亦且天气炎热,要个宽敞所在歇足。” 许地山 《商人妇》:“走了大半天觉得有一点累,就上一家 广东 茶居歇足。”参见“ 歇脚 ”。

邪足(xié zú):犹跛足。《世说新语·自新》“ 周处 年少时,兇彊侠气,为乡里所患,又 义兴 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 人谓为‘三横’,而 处 尤剧” 刘孝标 注引《孔氏志怪》:“ 义兴 有邪足虎,溪渚长桥有苍蛟,并大噉人,郭西 周 ,时谓郡中三害。”

信足(xìn zú):犹漫步。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自后不乐人间,遂不食五穀,信足而行。” 宋 苏轼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龙眠居士 作《山庄图》,使后来入山者,信足而行,自得道路,如见所梦,如悟前世。”

熊足(xióng zú):熊掌。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革》:“左抱金玉,右得熊足。”

休足(xiū zú):谓停止行进。《史记·晋世家》:“始吾奔 狄 ,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后汉书·杜诗传》:“臣伏覩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於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 李贤 注:“休足,止行役也。”

旋足(xuán zú):旋踵。《魏书·侯莫陈悦传论》:“ 悦 果行虑浅,死不旋足。”

雪足(xuě zú):(1).赤着的脚。 唐 吴融 《寄尚颜师》诗:“临风翘雪足,向日剃霜髭。”(2).赤着脚。 宋 王安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诗:“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迅足(xùn zú):(1).犹捷足。 晋 傅玄 《正都赋》:“乃有材童妙妓, 都卢 迅足,缘脩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2).指骏马。 晋 郭璞 《游仙诗》:“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迅足駸駸,后发前至。” 明 杨慎 《衍古谚》:“天马龙为友,来自 渥洼池 ……弄臣矜迅足,长鞭终日施。”

餍足(yàn zú):(1).吃饱,饱足。《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饜足之道也。” 宋 王安石 《枣》诗:“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饜足。”(2).满足。《元典章·户部十·军兵税不得打量汉军地土》:“所在官吏不时下乡,言要打量军户地亩,以此为名,胁敛钱物,所取各皆饜足,方纔释免。”《明史·万国钦传》:“使心骄意大,岂有饜足时。” 何其芳 《画梦录·岩》:“我这故事是完了,但谁也不会餍足。”

雁足(yàn zú):指书信。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唐 李绅 《逾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天雨花》第二回:“虽有父,身去远,雁足难凭。”参见“ 雁足书 ”。

岩足(yán zú):山脚。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诗:“晓霽望嵩丘,白云半巖足。”

厌足(yàn zú):满足。《史记·淮阴侯列传》:“今 汉王 復兴兵而东……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汉书·食货志下四》:“富人臧钱满室,犹无厌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僕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明 李贽 《又与焦弱侯》:“然 林汝寧 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

摇足(yáo zú):动足。喻稍有举动。《史记·萧相国世家》:“且陛下距 楚 数岁, 陈豨 、 黥布 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 关中 ,摇足则 关 以西非陛下有也。” 汉 赵壹 《穷鸟赋》:“思飞不得,欲鸣不可,举头畏触,摇足恐墯。”《梁书·忠壮世子方等传》:“吾之进退,恒存掌握,举手惧触,摇足恐堕。”

曳足(yè zú):◎ 曳足 yèzú[scuff] 坐或站时用脚在地上拖来拖去

逸足(yì zú):(1).犹疾足。 汉 傅毅 《舞赋》:“良骏逸足,蹌捍凌越。”《三国志·吴志·庞统传》:“ 陆子 可谓駑马有逸足之力, 顾子 可谓駑牛能负重致远也。” 郭沫若 《楚霸王自杀》:“马像是恨那眼前的 长江 限制了它的逸足,屹立着不断地把前蹄在石碛上蹴。”(2).指骏马。《宋书·谢庄传》:“藴籋云之鋭景,戢追电之逸足。” 明 高启 《车过八岗》诗:“安得驾逸足,平野超飞烟。”(3).比喻出众的才能或人才。 唐 刘长卿 《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诗:“二贤诚逸足,千里陪征驾。” 宋 陈师道 《代祭曹令文》:“駸駸逸足,度 谢 超 鲍 。” 明 王稚登 《丹青志·逸品·两陈君》:“若夫翠辨红寻,葩分蕊析,此俗工之下技,非可以语高流之逸足也。”

义足(yì zú):残废者所用的假足。

殷足(yīn zú):殷实,富足。《后汉书·杜诗传》:“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天下仓廩充实,百姓殷足。”《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六人里头,只有 刘 蒋 二人家事凉薄些儿。那四位却也一个个殷足。”《明史·冯琦传》:“比来天下赋额,视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而民户殷足者,则十减其五。”

优足(yōu zú):富足。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雨足(yǔ zú):(1).雨量充足。《书·洪范》“曰雨、曰暘” 唐 孔颖达 疏:“雨足则思暘,暘久则思雨。” 宋 杨万里 《夏日杂兴》诗:“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2).雨脚。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隋书·长孙晟传》:“﹝ 长孙晟 ﹞夜登城楼,望见磧北有赤气,长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点绛唇》词:“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参见“ 雨脚 ”。

饫足(yù zú):饱足。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 艾子 每出必牵犬以自随,凡获兔,必出其心肝以与之食,莫不飫足。” 明 李贽 《续刻李氏书序》:“其无不读也,若飢渴之於饮食,不至於飫足不已。”

余足(yú zú):指未尽的足力。 晋 陆机 《应嘉赋》:“穷览物以尽齿,将弭迹於餘足。”

圆足(yuán zú):充足,完全。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不知天下何憾 湖南 人之深,而 湖南 人果负何罪於天下之甚也。然而正有故也:一、媚 满 性之圆足……一、合羣性之缺乏。”

远足(yuǎn zú):◎ 远足 yuǎnzú[pleasure trip on foot;hike] 远途的徒步旅行

刖足(yuè zú):断足。古代肉刑之一。《书·吕刑》“剕辟疑赦” 孔 传:“刖足曰剕。”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昔 周 用肉刑,刖足劓鼻。”《旧唐书·西戎传·天竺国》:“不孝则断手刖足,截耳割鼻,放流边外。” 陈炜谟 《狼筅将军》:“稍一不慎,遇着拉伕,即有剖心刖足的危险呢。”

躁足(zào zú):谓妄进苟取。 汉 王充 《论衡·状留》:“非唯腹也,凡物仆僵者,足又在上。贤儒不遇,仆废於世;躁足之吏,皆在其上。”一本作“踝足”。

笮足(zé zú):指 笮 马。 清 李邺嗣 《出乌石山后失道》诗:“习僻猒平阡,岐道入榛莽。 笮 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仄足(zè zú):侧足。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六:“悬途多仄足,崎圃无脩畦。”

札足(zhá zú):缠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乐府‘双行缠’,盖妇人以衬袜中者,即今俗谈裹脚也。 唐 以前妇人,未知札足,势必用此。”

沾足(zhān zú):谓雨水充足。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卷一:“ 同州 民谓沾足为烂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灾》:“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种豆。”

折足(zhé zú):见“ 折足覆餗 ”。

植足(zhí zú):驻足。 南唐 李中 《采莲女》诗:“陌上少年休植足,香深处不迴头。” 宋 张师正 《括异志·胡殿丞》:“有持刀镊者,比日过门,植足注视,良久乃去。”

知足(zhī zú):◎ 知足 zhīzú[be content with one’s lot] 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知足常乐

至足(zhì zú):(1).极其充足。《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赵岐 注:“水火能生人,有不爱者,至饶足故也。”(2).最大的满足。《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3).指应该达到的最适当的限度。《荀子·解蔽》:“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

止足(zhǐ zú):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隽疏于薛等传赞》:“ 疏广 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 唐 白居易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诗:“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人若存一止足之心,则贫贱而衣食粗足,可以止矣。” 严复 《论世变之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为教。”

重足(zhòng zú):(1).迭足站立。《墨子·尚同下》:“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为政善也。” 孙诒让 间诂:“《诗·无将大车》 郑 笺云:重犹累也。”(2).迭足不前。形容非常恐惧。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慄。”《魏书·恩倖传·王椿》:“ 椿 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民,畏之重足。” 宋 叶适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攻伪既日峻,士重足不自保。”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淛江 之东县 新昌 ,乃在千巖万壑之中央。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中足(zhōng zú):中等的马。《史记·孝文本纪》“餘皆以给传置” 司马贞 索隐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律:四马高足为传置;四马中足为驰置。”

周足(zhōu zú):完备;充足。

肘足(zhǒu zú):(1).以肘触肘,以足蹑足。比喻暗中示意,互结其谋。《战国策·秦策四》:“ 魏桓子 肘 韩康子 , 康子 履 魏桓子 ,躡其踵。肘足接於车上,而 智氏 分矣。” 鲍彪 注:“肘,不敢正语,以肘筑之。”(2).借喻接近而直追。 明 刘芳节 《<太岳先生文集>评》:“今颂 高皇帝 者,以为似 汉高 ,固为不知类;以为似 汤 ,亦未尽。予直以为跨辗神 尧 圣 舜 ,而其摧陷廓清之功,直肘足於 盘古 。”

躅足(zhú zú):犹跺脚。 清 袁枚 《抚孤行为毕尚书作》诗:“如 枚 百辈何足数,只能代为躅足,仰望高天云。”

驻足(zhù zú):(1).停步;停留。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伍员 ﹞行过 陈国 ,知 陈 非驻足之处,復东行数日,将近 昭关 。”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倘一驻足,也许就可以听到 疑古玄同 先生的又快又响的谈吐。”(2).立足。 徐珂 《清稗类钞·战事·骆文忠擒石达开》:“且敌马纵横, 长江 以东,我辈实无驻足地。”

汉字组词推荐

精选图文

汉字组词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