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优尔吧汉字组词汉字组词汉字组词内容详情

祖组词,祖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

优尔吧 2020-06-14 03:14:21 393

祖组词,今天幼儿园网小编梦瑶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祖》的组词列表,望下面整理的祖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祖字简介
字母:z,拼音:zu,带声调拼音:zǔ,注音:ㄗㄨˇ,部首:礻,部首比划:4,比划:9,繁体字:祖,字体结构:左右结构,字法:形声,笔画顺序:捺折竖捺竖折横横横,五笔86编码:PYEG,五笔98编码:PYEG,Unicode:U+7956,汉字编号:1710,

基本解释

zǔ  ㄗㄨˇ ◎ 父亲的上一辈:祖父。祖考。祖母。祖妣。 ◎ 称祖父同辈的人:外祖父。外祖母。 ◎ 先代:祖宗。祖业。祖制。祖祭。祖国。 ◎ 初,开始:鼻祖。 ◎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祖师。 ◎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祖饯。 ◎ 姓。

英文翻译

ancestor   founder   grandfather   originator

祖组词

霸祖(bà zǔ):指 南朝 陈 的开国君主 陈霸先 。 陈霸先 庙号 高祖 ,故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霸祖 孤身取 二江 ,子孙多以百城降。”

本祖(běn zǔ):根源、根由。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名字者,盖所以别众猥,而显此人尔,非以纪五音而定刚柔也。今俗人不能推纪本祖,而反欲以声音言语定五行,误莫甚焉。”

鼻祖(bí zǔ):[释](名)〈书〉始祖,比喻创始人。 [构成]偏正式:鼻(祖 [例句]他是这个学派的鼻祖。(作宾语)

妣祖(bǐ zǔ):先妣和先祖。《诗·小雅·斯干》:“似续妣祖,筑室百堵。” 郑玄 笺:“妣,先妣 姜嫄 也;祖,先祖也。” 汉 王粲 《太庙颂》:“昭大孝,衎妣祖。念武功,收纯祜。”

伯祖(bó zǔ):◎ 伯祖 bózǔ[father's uncle] 父亲的伯父

禅祖(chán zǔ)教宗派始祖或传人的尊称。《景德传灯录·佛陀难提》:“我师禪祖中当得为第八,化众量,悉获阿罗汉。”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迟适从》诗:“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禪祖。”

长祖(cháng zǔ):北周 宣帝 时改称高祖为“长祖”。《北史·周纪下·宣帝》:“﹝ 周宣帝 ﹞又不听人有高者大者之称,诸姓 高 者改为 姜 ,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曾祖为次长祖。”

初祖(chū zǔ):(1).始祖。 汉 《新嘉量》:“ 黄帝 初祖,德帀于 虞 ; 虞 帝始祖,德帀于 新 。” 清 黄景仁 《桂未谷明经以旧藏山谷诗孙铜印见赠》诗:“强将谱系溷初祖,九原可作夫谁欺?” 蔡东藩 《后汉演义》第一回:“自称为 黄帝 、 虞 、 舜 后裔,尊 黄帝 为初祖。”(2).佛教称某一宗派的开创者。《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初祖 菩提达磨 大师者, 南天竺国 香至王 第三子也。” 宋 苏辙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诗之三:“欲求初祖安心法,笑我醺然半酣。”(3).泛指创始人。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今略记其灼然者, 鲁直 自为 江西 初祖矣。”

出祖(chū zǔ):(1).古人外出时祭路神。《诗·大雅·韩奕》:“ 韩侯 出祖,出宿于 屠 。” 孔颖达 疏:“言 韩侯 出京师之门,为祖道之祭。”《书·谢安传》:“帝出祖於 西池 ,献觴赋诗焉。”(2).引申为饯行送别。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史入秦》诗:“列将咸出祖,英寮惜分离。”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高秋八月归 南楚 ,东门一壶聊出祖。” 宋 梅尧臣 《乙酉六月二十一日予应辟许昌京师内外之亲各携肴酒送我明日作诗以寄焉》:“今朝谁出祖,亲戚持尊罍。”

次祖(cì zǔ):列祖。《管子·侈靡》:“祀谭次祖。” 尹知章 注:“谭,延也。国败絶祀之事,延及次。”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注谓‘延及次祖’,是读‘谭’为‘覃’,训延也。‘次祖’犹言列祖。《吕氏春秋·季冬》‘次诸侯之列’注:‘次,列也。’《晋语》‘失次犯令死’注:‘次,行列也。’然则‘祀覃次祖’,即祀延列祖也。”一说,次祖者,即趑趄、次且、次雎。见 郭沫 等《管子集校·侈靡》。

大祖(dà zǔ):见“ 太祖 ”。

帝祖(dì zǔ):天帝和先祖。《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夤威寳命,严恭帝祖。” 李善 注:“帝,上帝;祖,先祖也。” 南朝 齐 谢朓 《齐雩祭歌》:“张盛乐,奏云儛,集五精,延帝祖。”

二祖(èr zǔ):(1).指 汉高祖 与 汉世祖 光武帝 。《文选·班固<典引>》:“然后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 蔡邕 注:“ 高祖 、 光武 为二祖。”《文选·张衡<东京赋>》:“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张铣 注:“二祖, 高祖 光武 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宣》:“每读《汉书》 萧何 邓禹 传,未尝不反覆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2).指 晋太祖 文帝 司马昭 与 晋世祖 武帝 司马炎 。《文选·陆机<答贾长渊>》:“惟公太宰,光翼二祖。”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 晋太祖 为大将军,以 贾充 为司马右长史,及 世祖 受禪,转太宰。”《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二祖逼禪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会也。” 张铣 注:“二祖谓 太祖 文皇帝 , 代祖 武皇帝 。”(3).指 唐高宗 与 玄宗 。《新唐书·李德裕传》:“ 高宗 时 刘道合 玄宗 时 孙甄生 皆能作黄金,二祖不之服,岂非以宗庙为重乎?”(4).指曾祖父与祖父。《文选·曹植<王仲宣诔>》:“自君二祖,为光为龙。” 吕向 注:“ 粲 曾祖 袭 ,祖 畅 ,皆为 汉 三公。”(5).佛家指 中国 禅宗第二代祖师 慧可 。《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会二祖説法,与同志十人投祖出家。” 张遵骝 《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公元五九三年》:“禪宗二祖 慧可 卒。”

法祖(fǎ zǔ):(1).教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 林清 ﹞遂为彼教所推,尊为法祖。”(2).效法先祖。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亦可覘圣主之勤於法祖也。”

佛祖(fó zǔ):(1).佛教称修行成道者为佛,开创宗派者为祖师,故称成佛作祖者为佛祖。 宋 志磐 有《佛祖统纪》五十四卷,详载 天台宗 的源流。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前年开阁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黄秦书各有所僻》:“余家收 山谷 所书禪句几三十餘首,有云……‘自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鬚鬢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元 宋旡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眼高无佛祖,诗癖有山兄。”(2).指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 。(3).犹言老天爷。表示惊叹之词。《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姥姥 听了,摇头吐舌説道:‘我的佛祖!得十来隻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父祖(fù zǔ):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卿昔为 本初 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魏鉴勋 袁闾琨 《试论皇太极的改革及智囊团》:“﹝ 努尔哈赤 ﹞提出‘七大恨’,以报父祖之仇为号召,组织 女真 人起兵反 明 ,得到了 女真 人民的拥护。”

父祖(fù zǔ):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卿昔为 本初 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魏鉴勋 袁闾琨 《试论皇太极的改革及智囊团》:“﹝ 努尔哈赤 ﹞提出‘七大恨’,以报父祖之仇为号召,组织 女真 人起兵反 明 ,得到了 女真 人民的拥护。”

高祖(gāo zǔ):◎ 高祖 gāozǔ[great-great-grandfather] 曾祖的父亲请问,你的高祖是谁?

高祖(gāo zǔ):◎ 高祖 gāozǔ[great-great-grandfather] 曾祖的父亲请问,你的高祖是谁?

公祖(gōng zǔ):(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 明 清 。《水浒传》第三四回:“ 秦明 大怒道:‘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 清 钱谦益 《输议》:“本道公祖谆谆以出丁出资,捍御桑梓,劝諭乡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老公祖不知,他与 左良 相交最,常有私书往来;若不早除此人,将来必为内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啐,徵求隐逸,乃朝廷盛典,公祖父母俱当以礼相聘,怎么要拿起来。”(2).复姓。 孔子 弟子有 公祖句兹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汉祖(hàn zǔ):即 汉高祖 刘邦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会 汉祖 龙腾 丰 沛 ,奋迅 宛 叶 。” 唐 杜牧 《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 , 张仪 无地与 怀王 。”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章炳麟 《文学总略》:“有韵文中,既録 汉祖 《大风》之曲,即《古诗十九首》亦皆入选。”

后祖(hòu zǔ):谓事后告祭祖庙。《左传·隐公八年》:“先配而后祖。” 杜预 注:“ 郑忽 先逆妇而后告庙,故曰‘先配而后祖’。” 宋 徐晋卿 《春秋经传类对赋》:“妇 姜 贵聘而贱逆, 郑忽 先配而后祖。”

皇祖(huáng zǔ):(1).君主的祖父或远祖。《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仪礼·聘礼》:“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汉 张衡 《南都赋》:“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孙传能 《剡溪漫谈·曾孙》:“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自称皆孝玄孙,乃不称曾。”(2).对已故祖父的敬称。《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时艰之孔棘。” 唐 韩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孙八人。惟兄与我,后死孤存。”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亡祖》:“ 李之 述其大父事状题曰《皇祖实録》。当时不以为怪;若施之近代,则犯大不韙矣。故古时称有不可通於今者,此类是也。”

徽祖(huī zǔ):指 宋徽宗 。 宋 岳珂 《桯史·宣和御画》:“适 睿思殿 有 徽祖 御画扇,绘事特为卓絶,上时持玩流涕,以起羹墙之悲。” 宋 岳珂 《桯史·陈了翁始末》:“ 陈了翁 在 徽祖 朝,名重一时,为右司员外郎。”

火祖(huǒ zǔ):火神。《汉书·五行志上》:“ 帝嚳 则有 祝融 , 尧 时有 閼伯 ,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 清 翟灏 《通俗编·神鬼》:“今恒言,犹独於火神称祖。”

祭祖(jì zǔ):◎ 祭祖 jìzǔ[ancestor cult] 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

积祖(jī zǔ):◎ 积祖 jīzǔ[for many generations] 许多代的祖先,即累世

家祖(jiā zǔ):对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家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潘尼 称其祖曰家祖。”

近祖(jìn zǔ):代数相隔不多的祖先。和“远祖”相对。 张雪 《山里人》第六章:“他家和地主 王福梓 是堂叔伯近祖。”

舅祖(jiù zǔ):称父之舅。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俗称》:“称父之舅为舅祖。”

九祖(jiǔ zǔ):泛指历代祖宗。 唐 吕岩 《敲爻》歌:“九祖先灵得超脱,谁羡繁华贵与荣。”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寿纪潜延禄祚,益七玄九祖,超度幽扃五族,六亲均承遗荫。”《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你要拿瞎话支吾,我搅乱的你 狄 家九祖不得升天。”

老祖(lǎo zǔ):(1).对道教祖师的尊称,如 陈抟 老祖、 纯阳 老祖。亦泛称古圣先贤。《儒林外史》第七回:“ 刘大老爷 因 李梦阳 老爷参 张国舅 的事下狱,请仙问其吉凶,那知乩上就降下 周公 老祖来,批了‘七日来復’四个大字。”(2).特指 老子 。《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这《太上感应篇》便是道教老祖 李老子 先生亲手著的救世真言。”

乐祖(lè zǔ):先师。礼乐之先贤。《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 明 唐顺之 《故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议》:“臣闻《周礼·大司乐》曰:凡有德者,有道者,使教焉。没则为乐祖,祭於瞽宗。瞽宗者, 殷 学也。此学宫祀其能为师者之证也。”

嫘祖(léi zǔ):◎ 嫘祖 Léizǔ[Lei Zu] 一作累祖,据传为西陵氏之女,黄帝之妻。神话传说她是养蚕制丝方法之创造者,自北周以后,祖祀为蚕神

雷祖(léi zǔ):(1).传说中的 黄帝 妻。《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 妻 雷祖 生 昌意 。”按, 雷祖 ,又作“嫘祖”、“纍祖”、“儽祖”。(2).雷神。 周立波 《盖满爹》:“我跟 满爹 讲,我们缴伙打场雷祖醮好?他说:‘有么子雷祖呵,不要再信那些了。’”

累祖(lèi zǔ):历代祖先。《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臣名未结於天臺,量未著於海内,然凭赖累祖宠光餘烈,义不细辞,以稽大务。”嫘祖 。累,通“ 嫘 ”。 黄帝 元妃。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黄帝四妃》:“ 西陵氏 累祖 。”

辽祖(liáo zǔ):指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 元 修端 《辨辽宋金正统》:“ 辽祖 比 宋 前兴五十餘年,已即帝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辩》:“ 辽祖 神册之际, 宋祖 未生, 辽祖 比 宋 前兴五十餘年。”

烈祖(liè zǔ):(1).指建立功业的祖先。古多称开基创业的帝王。《书·伊训》:“ 伊尹 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孔 传:“ 汤 ,有功烈之祖,故称焉。”《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歌,乐既和奏。丞衎烈祖,以洽百礼。”《新唐书·叛臣传上·李怀光》:“考先王之道,烈祖之训,皆以刑佐德,俾人嚮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此二人者非不欲创业垂统,为一朝烈祖,施后世而传无穷也。”(2).用于对远祖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余烈祖于 西晋 ,始流播於 东川 。”

灵祖(líng zǔ):对祖先的敬称。 汉 扬雄 《元后诔》:“皇皇灵祖,惟若孔臧,降兹珪璧,命服有常。”《文选·张衡<东京赋>》:“灵祖皇考,来顾来饗。” 薛综 注:“灵、皇,神名,谓先帝也。言先帝之神顾愍子孙,享其食也。”《宋史·乐志十五》:“僊宗灵祖,御气降中宸。”

六祖(liù zǔ):佛家称禅宗的第六代祖师 慧能 。他师承五祖 弘忍 ,主张直澈心源,顿悟成佛。 慧能 起初弘法 南,是为南宗,其后蔚为“五家七宗”,影响深远。有《坛经》传世。见 宋 志磐 《佛祖统纪·达磨禅宗》。 唐 刘禹锡 《佛衣铭》:“ 六祖 未彰,其出也微。” 前蜀 韦庄 《赠礼佛名者》诗:“寻思 六祖 传心印,可是从来读藏经。”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我书唤作《三椏记》, 六祖 天台 共一龕。”

吕祖(lǚ zǔ):见“ 吕祖师 ”。

马祖(mǎ zǔ):(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郑玄 注:“马祖,天駟也。《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贾公彦 疏:“马与人异,无先祖可寻,而言祭祖者,则天駟也,故取《孝经説》房为龙马,是马之祖。” 唐 张说 《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清 彭孙贻 《拟明郊祀歌·马祖》:“马祖皇炎炎,光鋭入于汉。”(2).海神名。 清 永河 《海上纪略一》:“海神惟 马祖 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3). 马祖列岛 的简称。在 福建省 东部 闽江 口外,主要有 马祖岛 、 长屿山 等岛。

卖祖(mài zǔ):谓忘掉祖先。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谈谈讲话罢,有这么一种习惯,同乡人见面,要讲土话,否则是‘卖祖’。”

南祖(nán zǔ):(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北史·李孝伯传》:“案 赵郡 李氏 ,出自 赵 将 武安君 牧 ……其后, 慎 、 敦 居 柏仁 ,子孙甚微。 义 南徙故垒,世谓之 南 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 庐氏 出自 姜 姓…… 諶 字 子谅 , 晋 侍中、中书监。五子: 勗 、 凝 、 融 、 偃 、 徵 。 勗 居巷南,号‘南祖’。 偃 居北,号‘北祖’。”(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 慧能禅师 。 唐 齐己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诗:“ 南祖 衣盂曾礼謁, 东林 泉月旧经过。”参见“ 南北宗 ”。

祢祖(mí zǔ):父与祖的庙。《汉书·韦贤传》:“既去禰祖,惟怀惟顾。”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唯德是縈,弗拘禰祖。”

彭祖(péng zǔ):传说中的人物。因封于 彭 ,故称。传说他善养生,有导引之术,活到八百高龄。见 汉 刘向 《列仙传·彭祖》。《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彭祖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 尧 禹 。” 唐 杨炯 《庭菊赋》:“降 文皇 之命,脩 彭祖 之术,保性和神,此焉终吉。”

启祖(qǐ zǔ):告庙。告于祖庙。《北史·刘芳传》:“ 孝文 袭歛,暨乎启祖、山陵、练祭,始末丧事,皆 芳 撰定。”

七祖(qī zǔ):(1).七代祖先。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臣等九玄七祖,受福诸天,貽祚流祥,传休无极。”(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 马鸣 、 龙树 、 杜顺 、 智俨 、 法藏 、 澄观 、 宗密 为七祖。禅宗南宗以 达摩 、 慧可 、 僧璨 、 道信 、 弘忍 、 慧能 、 神会 为七祖。禅宗北宗以 弘忍 的另一弟子 神秀 为六祖, 普寂 为七祖。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禪。” 唐 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请师开説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参阅《景德传灯录·弘辩禅师》。

睿祖(ruì zǔ):神圣的祖先。《南齐书·乐志》:“道閟期运,义开藏用。皇矣睿祖,至哉攸纵。”

三祖(sān zǔ):(1).指三位祖先。《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 敢告皇祖 文王 、烈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 杨伯峻 注:“三祖,皇祖、烈祖、文祖。”《文选·潘岳<关中>诗》:“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 宣帝 追号曰 高祖 , 文帝 号曰 太祖 , 武帝 号曰 世祖 。”《金史·礼志一》:“至 唐高宗 始以 高祖 太宗 崇配。 垂拱 初,又加以 高宗 ,遂有三祖同配之礼。”(2).指 三国 魏 武帝 曹操 、 文帝 曹丕 、 明帝 曹叡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有司奏: 武皇帝 乱反正,为 魏太祖 ,乐用武始之舞。 文皇帝 应天受命,为 魏高祖 ,乐用咸熙之舞。帝( 明帝 )制作兴治,为 魏烈祖 ,乐用章斌之舞。三祖之朝,万世不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魏 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旧唐书·德宗纪下》:“文雅中兴,夐高前代,《二南》、三祖,岂盛於兹。”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其时三祖叶其高论,七子分其丽则。”

上祖(shàng zǔ):(1).先祖。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公讳 戎 ,字 元夫 。其上祖 懿 ,为 晋 安西将军,实始居 河东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张员外 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玷辱上祖!’”(2).先祖师。 前蜀 贯休 《遇五天僧入五台》诗之一:“十万里到此,辛勤詎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 给孤园 。”(3).尊崇父祖。上,通“ 尚 ”。《左传·文公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 禹 不先 鯀 , 汤 不先 契 , 文 武 不先 不窋 。 宋 祖 帝乙 , 郑 祖 厉王 ,犹上祖也。”

蛇祖(shé zǔ):亦作“虵祖”。竹的别名。 宋 梅尧臣 《乹明院碧鲜亭》诗:“坏衣削髮远尘垢,虵祖龙孙生屋后。”

设祖(shè zǔ):设祭。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其日,至尊亲奉奠某皇帝,乃使兼太尉某设祖于行宫,礼也。”《晋书·后妃传上·文明王皇后》:“灵轜夙驾,设祖中闈。輼輬动軫,既往不追。”

绳祖(shéng zǔ):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朱熹 集传:“绳,继;武,迹。”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参见“ 绳武 ”。

圣祖(shèng zǔ):(1).帝王的先祖。多特指开国的高祖。《汉书·王子侯表上》:“大哉,圣祖之建业也!后嗣承序以广亲亲。”《孔子家语·贤君》:“ 孔子 曰:‘昔者 夏桀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圣祖之道,坏其典法,废其世祀。’”《晋书·乐志上》:“赫赫太上,巍巍圣祖。” 明 何景明 《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臺臣今按地,圣祖旧开疆。”(2).对 老子 的尊称。道教本称 老子 为 太上老君 。 唐高宗 时追尊为 太上玄元皇帝 ,至 玄宗 时又加号为 大圣祖玄元皇帝 。 宋真宗 时,因 唐 故事,上徽号为 九天司命天尊 ,后又追尊为 圣祖天尊大帝 。世因简称“圣祖”。 唐 王维 《贺古乐器表》:“伏惟 开元 天寳 圣文 神武应道皇帝 陛下,居皇建之极中,得混成之大道;奉先天之 圣祖 ,玄化协於无为;育率土之羣生,至仁侔於阴騭。”

始祖(shǐ zǔ):[释义](1) (名)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 (2) (名)比喻某一学派或某一行业的创始人。 (3) (名)指原始的(动物)。始祖鸟。(作定语) [构成]偏正式:始(祖

诗祖(shī zǔ):诗的某一流派的创始人。 元 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 陈拾遗 子昂 , 唐 之诗祖也。不但《感遇诗》三十八首为古体之祖,其律诗亦近体之祖也。” 清 黄景仁 《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诗:“深山大泽百秘怪,坐朝诗祖来如奔。”

师祖(shī zǔ):(1).师承;效法。《宋书·谢灵运传论》:“ 王褒 、 刘向 、 扬 、 班 、 崔 、 蔡 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2).即祖师。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3).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西游记》第十六回:“众僧道:‘师祖来了。’ 三藏 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师之父·师祖》:“ 魏叔子 《师友行辈议》: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师之父尊其称曰祖,师之妻尊其称曰母,此名之不可杀者也。”《禅林宝训》卷一:“﹝ 演祖 曰﹞山门执事,知因识果,若师翁辅 慈明 师祖乎。”

世祖(shì zǔ):(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字 文叔 。” 李贤 注:“《礼》:‘祖有功而宗有德。’ 光武 中兴,故庙称 世祖 。”后来 晋武帝 司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临 等帝王的庙号皆称 世祖 。(2).指祖先。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祖 勇 任气,卒咸不揆於人。”

石祖(shí zǔ):奇石之祖。谓奇石中之最奇者。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花石纲遗石》:“ 大江 以南,花石纲遗石,以 门 徐清之 家一石为石祖。”

述祖(shù zǔ):(1).遵循祖训。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矧吾兄有柔儒之茂质,恢旷之弘量,敢无敬乎;有述祖之美谈,安道之贞节,敢无慕乎!”(2).称述祖德。 清 丘逢甲 《说潮》诗之十七:“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

叔祖(shū zǔ):◎ 叔祖 shūzǔ[(paternal) grandfather's younger brother] 父亲的叔父

书祖(shū zǔ):指某种书体的创始者。亦指成就很高的书法家。 宋 董逌 《广川书跋·唐经生字》:“世称 王逸少 为书祖。观其遗文,可以得之。”《宋史·艺文志一》有《古文大篆书祖》一卷。

泰祖(tài zǔ):即太祖。《汉书·师丹传》:“又亲尽当毁,空去一国泰祖不堕之祀,而就无主当毁不正之礼,非所以尊厚 共皇 也。”泰,一本作“ 太 ”。参见“ 太祖 ”。

太祖(tài zǔ):◎ 太祖 tàizǔ[genaral term of an emperor who found a state] 开国皇帝的通称遵太祖法。——清· 张廷玉《明史》

田祖(tián zǔ):传说中始耕田者。指 神农氏 。《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毛 传:“田祖,先嗇也。” 孔颖达 疏:“以迎田祖先嗇之神而祭之。” 朱熹 集传:“谓始耕田者,即 神农 也。” 唐玄宗 《千秋节宴》诗:“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英杰归真》:“又耕田农民拜妖社、妖稷、妖田祖以求逐蝗虫,免水灾……诚为可笑可怜之极。”

外祖(wài zǔ):母之父。俗称外公。《汉书·杨恽传》:“ 惲 母, 司马迁 女也。 惲 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南史·傅昭传》:“ 昭 六岁而孤,哀毁如成人,为外祖所养。”《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我和外祖商议,方可一行。”《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又到楼上拜了外祖、外祖母的神主。”参见“ 外公 ”。

文祖(wén zǔ):(1). 帝尧 始祖之庙。《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 传:“文祖者, 尧 文德之祖庙。” 蔡沉 集传:“文祖者, 尧 始祖之庙。”《史记·五帝本纪》:“文祖者, 尧 大祖也。”文祖之说,各家不一。 马融 谓“天也,天为万物之祖,故曰文祖”。 郑玄 谓“五府之大名,犹 周 之明堂”。见 清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2).泛指太祖庙。《魏书·任城王云传》:“储宫正统,受终文祖,羣公相之,有何不可?” 唐 张说 《赠华州刺史杨君碑》:“ 神龙 初, 中宗 克復丕业,格于文祖。”(3).继业守文之祖。《左传·哀公二年》:“ 卫大子 祷曰:‘曾孙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烈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杜预 注:“继业守文,故曰文祖。”

物祖(wù zǔ):万物之祖。 唐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诗:“独见游物祖,探玄穷化先。”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旷放无端倪,高论穷物祖。”

吾祖(wú zǔ):(1).我的祖先。《左传·昭公十七年》:“﹝ 昭子 问﹞曰:‘ 少皥氏 ,鸟名官,何故也?’ 郯子 曰:‘吾祖也,我知之。’”(2).我的祖父。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3). 宋 时 西夏 主 元昊 自号。《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元昊 ﹞既袭封……自号 嵬名吾祖 。”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宝元 初, 元昊 创立文法,故名 吾祖 。慢书始闻,朝廷为之忿然。”

五祖(wǔ zǔ):佛教禅宗指“东土第五祖” 唐 代 弘忍 禅师。 弘忍 俗姓 周 ,七岁出家,改用《金刚经》传法,开“东山法门”。下传 慧能 、 神秀 ,衍生南、北二宗。 宋 赞宁 《宋高僧传·神秀传论》:“昔者 达磨 没而微言絶 五祖 丧而大义乖。” 刘师培 《文说》:“因一己之私心,作万世之法程,由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

宪祖(xiàn zǔ):谓遵循祖宗成法。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十六》:“《关雎》, 文王 固已有之,为夫晏朝者之不能宪祖也,遂取故乐奏之,以申儆讽。”

显祖(xiǎn zǔ):旧时对祖先的美称。《书·文侯之命》:“父 义和 ,汝克绍乃显祖。”《晋书·乐志上》:“皇皇显祖,翼世佐时。” 明 何景明 《述归赋》:“ 有申氏 之遗封兮,吾显祖乃肇家。”

先祖(xiān zǔ):◎ 先祖 xiānzǔ[deceased grandfather;ancestry] 称已故的祖父;祖先

香祖(xiāng zǔ):(1).兰花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草》:“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 江 南人以兰为香祖。”《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歇,常开於春初,虽冰霜之后,高深自如,故江南以兰为香祖。”(2).指早于众花开放的花。 清 赵翼 《梅花》诗:“众芳皆后真香祖,同调无多只水仙。”

小祖(xiǎo zǔ):高祖以下之庙。《礼记·檀弓上》:“君復,於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 孔颖达 疏:“小祖,高祖以下庙也。”

玄祖(xuán zǔ):犹玄圣。指 老子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玄祖之道,用慈俭为先;素王之风,以仁义是首。”

严祖(yán zǔ):祖父。《隋书·音乐志下》:“孝熙严祖,师象敬宗。”《宋史·礼志四》:“以 周公 言之则严父,以 成王 言之则严祖。”

艺祖(yì zǔ):亦作“萟祖”。有文德之祖。《书·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 孔 传:“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 文祖 之庙。艺,文也。” 孔颖达 疏:“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蓺为文也。”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濬源。” 宋 沉遘 《五言陈桥驿》诗:“萟祖昔臣 周 , 周 德久已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艺祖》:“人知 宋 人称太祖为艺祖,不知前代亦皆称其太祖为艺祖……然则﹝艺祖﹞是歷代太祖之通称也。”

原祖(yuán zǔ):始祖。比喻某种事业的开创者。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你在 保定 (军官学校)不是做过 陈诚 的老师, 恩来 不是政治工作的原祖吗?”

远祖(yuǎn zǔ):◎ 远祖 yuǎnzǔ[remote ancestor] 远代的祖先

元祖(yuán zǔ):始祖。 汉 牟融 《理惑论》:“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祫祭 高皇帝 以下”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先主 虽云出自 孝景 ,而世数悠远……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七事为证》:“然为化学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烧炼术也。”

曾祖(zēng zǔ):祖父的父亲。 汉 班固 《白虎通·宗族》:“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夫人曾祖某, 绥州 刺史。” 清 戴名世 《书先世遗事》:“ 面峯 府君,余祖之曾祖也。”

肇祖(zhào zǔ):谓始出。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

昭祖(zhāo zǔ):显扬祖先。《晋书·礼志下》:“夫帝王大礼,巡狩为先;昭祖扬禰,封禪为首。”

竹祖(zhú zǔ):带有笋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 唐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诗之一:“药名却笑 桐君 少,年纪翻嫌竹祖低。” 宋 杨万里 《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诗:“竹祖龙孙 渭 上居,供儂尊俎半年餘。”

宗祖(zōng zǔ):即祖宗,先祖。《礼记·祭法》:“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其餘不变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应中贤良科举,是 杜如晦 的重孙,英烈超宗祖,开六钧弓,閲八阵法,读五车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况久席古宗祖之光荣,尝首出周围之下国,暮气之作,每不自知,自用而愚,污如死海。”

族祖(zú zǔ):即族祖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凡宗亲世数,有从父,有从祖,有族祖。”参见“ 族祖父 ”。

祖祖(zǔ zǔ):(1).以祖为祖。《三略·上略》:“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2).谓历代祖师。 唐 李咸用 《和彭进士秋日游靖居山寺》:“秋山入望已无尘,况得閒游谢事烦,问著尽能言祖祖,见时应不是真真。”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八:“祖祖唯心旨,春融日正长。” 宋 范仲淹 《十六罗汉因果见颂序》:“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羣生,以成大愿。” 元 廷俊 《<五灯会元>序》:“顾虽明悟如 释迦文佛 亦由 然灯 记莂,故知祖祖授受,机语不得无述焉。”

祖宗(zǔ zōng):◎ 祖宗 zǔzōng[forefathers;ancestry;ancestors forebears] 祖先

祖子(zǔ zǐ):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宋 周师厚 《洛阳花木记》:“接花预于二三年前种下,祖子唯根盛者为佳。盖家祖子根前而嫩,嫩则津脉盛而木实;山祖子多老根,少而木虚,接之多夭。”

祖酌(zǔ zhuó):犹祖饯。 宋 梅尧臣 《孙屯田召为御史》诗:“轻轩辞瑞翟,危弁学神羊。祖酌方滋桂,行威欲犯霜。”

祖竹(zǔ zhú):老竹。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祖竹藂新笋,孙枝压旧梧。” 唐 吴融 《送弟东归》诗:“祖竹定欺簷雪折,穉杉应拂云齐。”

祖洲(zǔ zhōu):古代传说中的十洲之一。《海内十洲记·祖洲》:“ 祖洲 近在 东海 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 唐 李商隐 《祭张书记文》:“迴生乏 祖洲 之草,续断无 弱水 之胶。”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乘槎未许到星闕,採药何年傍 祖洲 。”

祖制(zǔ zhì):指帝王祖宗规定的制度。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宗禁》:“亲王不许出城,祖制原无此禁,惟国初事体隆重,凡出入必奏请,并迎送先后,亦 太祖 自定。” 清 汪琬 《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公意愤激,极言老臣沦弃可惜,因请申明祖制,以清议专归言官。”《孽海花》第二六回:“皇帝自从大婚后,没临幸过皇后宫一次,倒是 金 宝 二妃非常宠幸。这是任性妄为,不合祖制的。” 鲁迅 《华盖集·我的“籍”和“系”》:“我记得 宋 朝是不许南人做宰相的,那是他们的‘祖制’,只可惜终于不能坚持。”

祖职(zǔ zhí):谓祖父或祖先所任的官职。 元 袁桷 《武义将军梁公神道碑》:“ 绍祖 娶 天水郡侯 秦稳 女,生子女各一人。曰 成 ,袭祖职佩金符,娶 大名府 安抚使 宋天祐 女。”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生长兄 玉之 ,起邑文学,以继絶嗣祖职官指挥使。”《红楼梦》第六三回:“﹝ 贾敬 ﹞係进士出身,祖职已荫其子 贾珍 。”

祖执(zǔ zhí):祖父的友执。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师友》:“祖执,执者言所执礼也。又曰‘大父行’,行,列也。 郑当时 有才德,祖执之辈与为友,故谓其友皆曰‘大父行’。”

祖帐(zǔ zhàng):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垂繐帷与祖帐兮,罢歌臺与舞阁。” 宋 文天祥 《赠秘书王监丞》诗:“太子师傅两 疏氏 ,东门祖帐罗羣公。”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今日是端阳佳节,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设祖帐於蛇门之外,送子归乡,愿他日毋相忘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迨营谋既就,趣装欲归, 燕生 设祖帐,情义殷渥。”

祖宅(zǔ zhái):犹祖居。祖传房舍。 夏丏尊 《<平屋杂文>序》:“自从祖宅出卖以后,我就没有自己的屋住, 白马湖 几间小平屋的造成,在我要算是一生值得纪念的大事。”

祖赠(zǔ zèng):祭奠,祭献。 王闿运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振威将军故兵部侍郎唐公墓志铭》:“倾县祖赠,道路举哀以过丧,往往失声,可谓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者矣。”

祖泽(zǔ zé):(1).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 清 周棨 《重刊<七修类稿>序》:“余家敝篋,悉先大父殿撰留貽,插架无多,皆霑祖泽。”(2).指祖先的恩泽。 清 曾国藩 《日记·省克》:“观近年忝丁之渐多,子弟之向学,或者祖泽尚厚,方兴未艾,且喜且惴惴也!”(3).地名。 春秋 战国 时为 燕 地。《太平广记》卷一一九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燕臣庄子仪》:“明年, 简公 将祀於 祖泽 。 燕 之有 祖泽 ,犹 宋 之有 桑林 ,国之大祀也。”

祖则(zǔ zé):祖宗的法则。《文选·班固<典引>》:“陛下仰监 唐 典,中述祖则。” 吕向 注:“高祖之则也。”

祖葬(zǔ zàng):奠祭送葬。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事痛存人心,根结亡者怀,祖葬既云及,壙隧亦已开。”

祖载(zǔ zǎi):将葬之际,以柩载车上行祖祭之礼。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祖者,始也,始载於庭也,乘轴车,辞祖禰,故名为祖载也。”《后汉书·蔡邕传》:“ 桓思皇后 祖载之时, 东郡 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 李贤 注:“《周礼》曰:‘丧祝掌大丧,及祖饰棺乃载,遂御之。’ 郑玄 注云:‘祖谓将葬祖祭於庭,载谓升柩於车也。’”《文选·陆机<挽歌诗>》:“死生各异伦,祖载当有时。” 李周翰 注:“祖载,谓移柩车为行之始。” 唐 赵璘 《因话录·宫》:“今园陵礼备,祖载及期。臣限守方镇,不获陪侍行宫。”《旧唐书·苏瓌传》:“ 瓌 临终遗令薄葬,及祖载之日,官给仪仗外,唯有布车一乘。”

祖岳(zǔ yuè):妻子的祖父。《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公子 听他讲了半日,早已悟到他讲的那老人所説的‘予何人也’那句话,自然是自己的祖岳老孝廉 何焯 那位尊神所説的。”

祖源(zǔ yuán):(1).水流的源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邪阶水 ﹞出县东南 邪阶山 ,水有别源曰 巢头 ,重岭衿瀧,湍奔相属,祖源双注,合为一川。”(2).泛指事物的本源。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二:“有许多文学作品,其本身虽无甚内容,也无甚价值,却是后来许多伟大作品的祖源,我们由流以溯源,便不能不讲到他们。”

祖语(zǔ yǔ):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原始共同语。一般由语言学家通过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构拟而得。《国外语言学》1981年第4期:“它们这样独立地发展而且有异常丰富的古老文献资料,所以它们有可能通过比较法来寻找祖语,探索语言发展的模式。”

祖用(zǔ yòng):仿效使用。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勣 首倡姦言,遂使 林甫 祖用其策,以逢君恶。”

祖茔(zǔ yíng):祖辈的坟地。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将骨殖做一担挑来,指望的傍祖塋好生安厝。”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筑墓除妖》:“ 张惠 , 德州 人,少以孝义称,祖塋去家五里, 洪武 初,遭兵燹,被穵暴露。”《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一日,清明节,父亲合族,都往祖塋祭扫。”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墓在 西跨塘 寿山 祖莹之侧,每年春日,必挈 芸 拜扫。”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 周 氏子孙又添买了许多田,并且在祖茔后面盖造了一所祠堂。”

祖印(zǔ yìn):祖师法印。 宋 黄庭坚 《次韵知命入青原山口》:“山形与祖印,岑絶两相当。”

祖饮(zǔ yǐn):犹祖饯。《新唐书·回鹘传上》:“ 回紇 数千人饮毕,尚不能半。又詔文武五品官以上祖饮尚书省中。” 明 高启 有《送从事祖饮南渚》诗。参见“ 祖饯 ”。

祖荫(zǔ yīn):(1).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二拍案惊奇》卷七:“ 仲臣 长子 元广 ,也是 祝 家女婿,他有祖荫在身,未及调官,今且守孝在 汉州 。” 明 高濂 《玉簪记·破虏》:“腰下雪喷剑,马前云绕旗,百年承祖荫,敢不报明时。”(2).指祖先荫庇。 徐懋庸 《鸡肋》三:“天下本是父亲打出来的天下,至于儿,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至多不过是托庇祖荫罢了。”

祖意(zǔ yì):(1).祖师的心意。 唐 李山甫 《赋得寒月寄齐己》:“高谢万缘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师心。”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2).指仿效他人诗文的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六》有《〈沉园〉诗祖意》,谓 宋 陆游 《沉园》诗仿 唐 妓 徐月英 《送人》诗意。《光明日报》1982.7.11:“笔者以为‘何瓦琴句’的上联,祖意于 三国 虞翻 的一段话。”

祖遗(zǔ yí):祖先遗留。 清 崔述 《与董公常书》:“ 述 本无祖遗田产,又值洪波毁室,先人所遗书,荡然无存。”《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比不得在老先辈手里的宽裕,也还有祖遗的几处房庄。”《清文献通考·刑十》:“定家奴盗卖田产至五十亩者,照子孙盗卖祖遗祀产发边远充军例。” 丁玲 《梦珂》一:“﹝他﹞直到看看快把祖遗的三百多亩田花完了,没奈何只好去运动做官。”

祖衣(zǔ yī):佛教语。指僧人的礼服。 赵朴初 《佛教知识答问》第三章:“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

祖业(zǔ yè):◎ 祖业 zǔyè(1) [undertaking of one’s ancestors]∶祖宗的事业(2) [estate handed down from one’s ancestor]∶祖传的产业

祖爷(zǔ yé):指旧时封建帮派或会道门的创始人。 唐人 《金陵春梦》第一集第十一回:“‘牌’既挂出,帮中人一见便会上前招呼,问道:‘老大(帮内尊称),你可有门槛?’挂牌人必须恭恭敬敬起立回答:‘不敢!是占祖爷光灵。’” 唐人 《金陵春梦》第一集第十二回:“至此,仪式也就完成了,众人再向祖爷、老头子各磕三个头,分班侍立两旁。”

祖燕(zǔ yàn): 1.同"祖宴"。

祖宴(zǔ yàn):同“ 祖宴 ”。 唐 袁暉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离章宸翰发,祖讌国门开。”饯别的宴会。《北堂书钞》卷一一○引 晋 裴启 《语林》:“ 晋孝武 祖宴西堂,詔 桓子野 弹筝。” 唐 韩休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祖宴初留赏,宸章更宠行。” 宋 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词:“春山敛黛低歌扇,暂解吴鉤登祖宴。”

祖筵(zǔ yán):(1).送行的酒席。 唐 孟郊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诗:“却忆 江南 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 唐 康骈 《剧谈录·广谪仙怨词》:“ 随州 刺史 刘长卿 左迁 睦州 司马,祖筵之内,吹之为曲。”《旧唐书·李鄘传》:“徵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鄘 出入显重,素不以公辅自许,年侵势过,颇安外镇,登祖筵,闻乐而泣下。” 清 汪琬 《送杨职方使安南》诗:“故交悉冠盖,折柳登祖筵。”(2).祭奠时的酒宴。 宋 黄庭坚 《祭周晋叔文》:“问君何之,君不能语,祖筵一觴,其泪如雨。”

祖言(zǔ yán):犹祖述。谓阐述;发扬。《文献》第7辑:“古以兵书为最应用而又精深之学,而微言妙旨,几尽于十三篇之内,因此历代兵家皆祖言 孙武 ,为《孙子兵法》注疏、释义、发微者,据 陆达节 《孙子考》约得二百余家。”

祖训(zǔ xùn):(1).祖先的遗训。语本《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庙謨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六三回:“ 顺治 后颇谨遵祖训,传到 咸丰 时候,已是年深月久,把祖训渐渐忘怀。”(2).祖父的训戒。 清 曾国藩 《日记·问学》:“余之不信僧巫,不信地仙,颇能谨遵祖训父训,而不能不信药。”《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孙述祖训,笔之於书,想要垂教万世。”

祖性(zǔ xìng):祖先传留的品性。 唐 吕岩 《敲爻歌》:“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三》:“ 北京 议员 王讷 提议推行新武术,以‘强国强种’;中华武士会便率领了一班天罡拳、阴截腿之流,大分冤单,说他‘抑制暴弃祖性相传之国粹’。”

祖行(zǔ xíng):(1).谓饯别将病逝者。 晋 陶潜 《自祭文》:“ 陶子 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羞以嘉蔬,荐以清酌。”(2).指饯送死者。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蓍龟有吉,制我祖行。望旐翩翩,执笔涕盈。神其有知,昭余中诚。”(3).饯行。《新唐书·循吏传·韦仁寿》:“ 仁寿 乃告以实曰:‘吾奉詔第抚循,庸敢擅留?’夷夏父老乃悲啼祖行,遣子弟随贡方物。” 宋 王禹偁 《<皇华集>序》:“上心豁如,咸可具奏,重慰远俗,劳而遣之,都门祖行,即席探韵,又得若干首。”

祖心(zǔ xīn):祖师的心意。 宋 张耒 《访昙上人有感》诗:“静境亦何有,无言知祖心。”

祖效(zǔ xiào):仿效,效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纳粟拜爵》:“ 秦始皇 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 晁错 所祖效,非 错 剏意也。”

祖像(zǔ xiàng):◎ 祖像 zǔxiàng[tiki] 毛利人代表祖宗的雕像,它通常或者是大的而由木头做的,或者是由绿岩做的小而常有垂饰的

祖乡(zǔ xiāng):犹故乡。指原产地。《文汇报》1984.5.17:“ 婺源 ,旧属 安徽 歙州 府治……这儿是名誉中外的歙砚砚石的祖乡。”

祖先(zǔ xiān):◎ 祖先 zǔxiān(1) [ancestry;ancestors;forebears;forefathers]∶民族或家族较早的上代(2) [forefather;progenity]∶演化成现代生物的古代生物

祖系(zǔ xì):(1).祖师世系。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葆光子 尝试一僧,备諳谬妄,一旦拥徒説法,自言出世,安知他日不预祖系乎!”(2).祖先世系。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史家自序世系》:“《汉书·扬雄传》序祖系最详,亦倣 太史公 自叙之体故也。”

祖袭(zǔ xí):效法,因袭。《魏书·礼志四》:“去圣久远,典仪殊缺,时移俗易,物随事变,虽经贤哲,祖袭无改。”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檀 谢 七君,并祖袭 颜延 ,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琐语》:“ 苏老泉 诗:‘佳节每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白乐天 诗有‘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之句, 老泉 未必祖袭,盖偶同耳。”《光明日报》1982.7.11:“笔者推测 何瓦琴 读史至此……为 虞翻 的其人其言大为感动,便祖袭其意,将‘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无恨’,很自然地翻成‘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上联了。”

祖席(zǔ xí):饯行的宴席。 唐 杜甫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仇兆鳌 注:“祖席,饮饯也。” 宋 梅尧臣 《梦同诸公饯仲文梦中坐上作》诗:“已许郊间陈祖席,少停车马莫催行。” 宋 贺铸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词:“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清 杨模 《汉阳旅中送蔡子汇征游湘潭》诗:“祖席杯堪把,河桥柳掛丝。”参见“ 祖饯 ”。

祖习(zǔ xí):(1).宗奉学习。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所祖习之非,所轻易之谬,然终於迷而不返者,由乎放诞者无损於进趋故也。”《陈书·文学传·何之元》:“若夫 马 《史》、 班 《汉》,述帝称纪,自兹厥后,因相祖习。”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旧史称 刘向 学《穀梁》, 歆 学《左氏》,既祖习各异而闻见不同,信矣。”《旧唐书·房琯传》:“ 晋 朝以好尚虚名,任 王夷甫 为宰相,祖习浮华,故至於败。”(2).指传统的习俗。 唐 刘禹锡 《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於天文与 荆州 同星分,田壤制与 番禺 相犬牙,观民风与 长沙 同祖习。”

祖武(zǔ wǔ):谓先人的遗迹、事业。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郑玄 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 朱熹 集传:“武,迹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四》:“百灵光祖武,千年福考孙。” 宋 范成大 《三登乐》词之四:“人笑此翁,又来访古。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 明 宋濂 《重刊<贞观政要>序》:“ 文宗 践位,始喜读而篤行之。 太和 初,政灿然可观,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 乾隆 中叶以来,久不行献俘礼,此次擒获 张格尔 , 道光帝 思绳祖武,踵行盛举,遣官告祭太庙,亲御午门楼受俘。”

祖屋(zǔ wū):祖上传留的房屋。 宋 楼钥 《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汪公行状》:“豪民 陆氏 析产嚚讼,案牘纷积,公詰其要,谓祖屋枕山,长兄据其前,而使诸弟由山蹊以出。”《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我有祖屋一间,先人创造,费尽心力,已是百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要问原值时,那是个祖屋,不可查考了。” 杜渐 《书海夜航·法国文坛女怪杰高烈特》:“他们回到乡下去看祖屋,同旧同学一块吃午饭。”

祖翁(zǔ wēng):祖父。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祖》:“ 乐清县 白鹤寺 鐘款识有祖翁、祖婆之称。”

祖位(zǔ wèi):犹祖师。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佛同途》:“ 如来 与 上真 在虚空中道法相与,师徒甚欢。只是无知的野道人不闻佛法,詆祖位为精灵;不广的禪和子未究仙宗,駡真人是外道。”

祖统(zǔ tǒng):(1).先祖的垂统;遗业。《后汉书·桓谭传》:“今圣朝兴復祖统,为人臣主,而四方盗贼未尽归伏者,此权谋未得也。”(2).指一姓嫡传统系。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不继祖与祢解》:“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此正明适子之适,身承祖统,故特为之重服。”

祖庭(zǔ tíng):(1).语出《礼记·檀弓上》:“小敛於户内,大敛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后用“祖庭”犹言祖奠,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 唐 李端 《代宗挽歌》:“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唐 李商隐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属纊之夕,不得闻启手之言;祖庭之时,不得在执紼之列。”(2).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走进三藏禪林,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殿上金字匾额:‘天下第一祖庭’。”《随笔》1979年第2集:“ 唐 朝 惠能 和尚继承五祖衣钵,从 湖北省 黄梅 东山寺 到此定居,遂成禅宗正统,称祖庭, 宋太祖 赐名‘南华禅寺’。”(3).祖师。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上人定生 南宋 后, 兹云 懺师其祖庭。”(4).祖屋,家族的旧居。 清 孔尚任 《与莓垣书》:“家门诸务,惟赖吾弟一人调护其间,如波涛柱石,孤立良难。愚虽身处江湖之远,而心仍在祖庭之前。”(5).祖父。 明 李东阳 《陆孝子诗序》:“ 凤 之祖庭 玉君 履善貽福,而 仁甫 续学弗试,犹有待于后。”按, 仁甫 , 凤 父。

祖帖(zǔ tiē):最早的法帖。多指《淳化阁帖》。 淳化 三年, 宋太宗 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命侍书学士编次,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古人法书赖此以传。自此刻帖盛行,故历来称《淳化阁帖》为“法帖之祖”。 清 查慎行 《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诗:“《淳化》祖帖絶难得,南渡摹勒传 淳熙 。”

祖堂(zǔ táng):(1).佛教祀祖师之堂。 五代 齐己 《寄武陵微上人》诗:“善卷臺边寺,松筠遶祖堂。” 明 胡玉昆 有《祖堂》诗云:“一领袈裟挂屋西,相传一祖凿幽栖。山留雨露滋薇蕨,寺儼 羲皇 絶鼓鼙。”(2).祭祀祖先的厅堂。 王鲁彦 《开门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那一天……我老是睡眼蒙矓地在祖堂的隅里暗暗的战慄。”

祖台(zǔ tái):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清 陈维崧 《与王阮亭先生书》:“此字去后,復接老祖臺手札,欲易墓表为行状。”

祖塔(zǔ tǎ):指佛塔。 唐 裴休 《题泐潭》诗:“ 泐潭 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祖孙(zǔ sūn):◎ 祖孙 zǔsūn[grandparent and grandchild] 祖父或祖母和孙子或孙女

祖送(zǔ sòng):(1).犹饯行。祖饯送行。《文选·<荆轲歌>序》:“ 燕 太子丹 使 荆軻 刺 秦王 , 丹 祖送於 易水 上。” 张铣 注:“祖者,将祭道以相送。”《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有司復奏遣 苍 ,乃许之……於是车驾祖送,流涕而诀。”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 张延赏 ﹞先自下拜,立与之辞,即令郡官祖送。”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辛卯六月以病去,荐绅之士咸祖送北门外。”(2).指送丧。 宋 苏轼 《薄薄酒》诗之一:“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 北邙 ,不如悬鶉百结独坐负朝阳。”

祖祀(zǔ sì):祭祖。 清 卓尔堪 《螺髻庵》诗序:“今 金陵 贤士大夫,襄復祖祀。”

祖寺(zǔ sì):佛教语。指曾为祖师所居的佛寺。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一:“身閒依祖寺,志僻性多慵,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鐘。” 梵辉 《隐元禅师和中日两黄檗山的因缘》:“此后,在 中 日 禅僧中即以 福建 的祖寺称为‘古黄檗’, 日本 的新寺称为‘新黄檗’。”

祖思(zǔ sī):宋 代陵墓葬具。《宋史·礼志二七》:“入坟有当壙、当野、祖思、祖明、地轴、十二时神、誌石、券石、铁券各一。”

祖述(zǔ shù):◎ 祖述 zǔshù[follow the prece ancestor] 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仲尼祖述 尧舜,宪章 文武。——《礼记·中庸》

祖式(zǔ shì):效法;仿效。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祖世(zǔ shì):犹世代。《汉书·司马迁传赞》:“又有《世本》,録 黄帝 以来至 春秋 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三国志·蜀志·麋竺传》:“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貲产鉅亿。”

祖始(zǔ shǐ):◎ 祖始 zǔshǐ[originally;at the outset] 起始,当祖迹其祖始。——[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祖识(zǔ shí):熟习知悉。《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韦昭 注:“祖,习也;识,知也。”

祖师(zǔ shī):◎ 祖师,祖师爷 zǔshī,zǔshīyé(1) [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a craft,etc.]∶学术或技艺上创立派别的人(2) [the founder of a sect of Buddhism of Taoism]∶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

祖生(zǔ shēng):东晋 名将 祖逖 ,率部渡 长江 时中流击楫,誓复中原。所部纪律严明,得到沿途各地人民拥护,收复 黄河 以南地区。由于 东晋 内部迭起纠纷,对他不加支持,他大功未成,忧愤而死。后世诗文常用此典故,称 祖逖 为 祖生 。《晋书·刘琨祖逖传赞》:“ 祖生 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 唐 胡曾 《咏史诗·豫州》:“策马行行到 豫州 , 祖生 寂寞水空流。”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 祖生 去后,有人来否?”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渡江》:“抚景追思,投鞭欲济谁敢尸,矫矫 祖生 词,嵬嵬 公瑾 祠。”

祖神(zǔ shén):道路之神。古代祀 共工氏 之子 修 为祖神。见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祖》。《宋书·律历志中》引 汉 崔寔 《四民月令》则以 黄帝 之子 累祖 为道神。 符定一 《联绵字典》“祖道”条谓此说“不知其何据,盖见其谓之祖,因以为 累祖 ,非也。”

祖尚(zǔ shàng):效法崇尚。《晋书·王衍传》:“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李玫 《纂异记·张生》:“ 孟 ( 孟軻 )亦传圣人意也,祖尚仁义,设礼乐而施教化。”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子昂》:“ 唐 兴,文章承 徐 庾 餘风,天下祖尚, 子昂 始变雅正。” 钱基博 《经学通志·周易志》:“阐明义理,使《易》不杂於术数者, 弼 ( 王弼 )实不为无功;而祖尚虚无,使《易》竟入於 老 庄 者, 弼 亦不能无过。”

祖上(zǔ shàng):◎ 祖上 zǔshàng[ancestors;forefather;forebears] 指家族较早的先辈;祖先

祖山(zǔ shān):祖宗坟地。 清 陈天华 《警世钟》:“有甘心做各国的奴隶,不替祖宗报仇的,生不准进祖祠,死不准进祖山。”

祖丧(zǔ sàng):奠祭送丧。《魏书·崔光传》:“ 肃宗 祖丧 建春门 外,望轜哀感,儒者荣之。”

祖日(zǔ rì):为死者设祭奠之日。《后汉书·荀彧传》:“﹝ 彧 ﹞饮药而卒,时年五十。帝哀借之,祖日为之废讌乐。”一说祭祖神之日。 李贤 注:“祖日谓祭祖神之日,因为讌乐也。《风俗通》曰:‘ 共工氏 子曰 脩 ,好远游,祀以为祖神。 汉 以午日祖。’”《南史·袁粲传》:“性至孝,居丧毁甚,祖日及祥,詔卫军断客。”

祖情(zǔ qíng):犹祖意。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二:“晚望虚庭物,心心见祖情。”参见“ 祖意 ”。

祖亲(zǔ qīn):犹祖先。 明 《杀狗记·孙荣奠墓》:“感嘆孩儿孝顺情,痛思父母泪偷零。去年记得兄和弟,同到坟前拜祖亲。”

祖洽(zǔ qià):谓倡导和协。《礼记·仲尼燕居》:“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於众也。” 郑玄 注:“祖,始也;洽,合也。言失礼无以为众倡始,无以合和众。” 宋 范镇 《大报天赋》:“百神受瑞,以祖洽四方。”

祖泣(zǔ qì):祭奠哭泣。《新唐书·李嗣业传》:“葬日,使中人临弔,中朝臣祖泣,塋给扫除十户。”

祖气(zǔ qì):(1).举行祖祭所须顺应的时日运会。《宋书·律历志中》:“王者祖气而奉其□终, 晋 於五行之次应尚金,金生於巳,事於酉,终於丑,宜祖以酉日,腊以丑日。”(2).道教谓物因气而化生,因称物之来源为“祖气”。《云笈七籤》卷十六:“ 天宝君 者,则大洞之尊神; 天宝丈人 ,则 天宝君 之祖气也。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后至 龙汉 元年化生 天宝君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唐 置崇元学,专奉 老氏 ,配以 庄 列 道家者流,以谓天地未判有 元始天尊 为祖气,次有 道君 以阐其端, 老子 以明其道。”

祖期(zǔ qī):出殡前行祭奠礼的时间。《仪礼·既夕礼》:“有司请祖期,曰日侧。” 胡培翚 正义:“生时将行有饮饯之礼,谓之祖也;此死者将行设奠,亦谓之祖。”

祖婆(zǔ pó):祖母。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祖》:“ 乐清县 白鹤寺 鐘款识有祖翁、祖婆之称。”

祖配(zǔ pèi):古代祭祀。供飨神祇时,以祖先配祀。《晋书·礼志上》:“丙寅, 武皇帝 设坛场于南郊,柴燎告类于上帝,是时尚未有祖配。”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郊配》:“自此孟春祈穀,孟冬祀神州,季秋大饗明堂,用宣祖配。”《金史·乐志上》:“赫赫上帝,临监禋祀,居然来歆,昭答祖配。”

祖衲(zǔ nà):僧衣。 五代 齐己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诗:“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祖墓(zǔ mù):祖宗坟墓。《旧唐书·冯宿传》:“丱岁随父 子华 庐祖墓,有灵芝白兔之祥。”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筑墓除妖》:“ 永乐 十二年,﹝ 张惠 ﹞中乡举归,郎谓族人曰:‘祖墓荆榛岁久,为子孙者,安可坐视。’” 清 顾炎武 《杨氏祠堂记》:“其后人於是即祖墓之旁,建屋三楹为祠堂,以奉其先人,竝诸父兄子姓之亡者。”

祖母(zǔ mǔ):◎ 祖母 zǔmǔ[paternal grandmother] 父亲的母亲——亦称“奶奶”

祖明(zǔ míng):传说中的食鬼神兽。后世或制其形入于墓葬以厌胜。《后汉书·礼仪志中》:“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隋书·礼仪志三》:“又作穷奇、祖明之类,凡十二兽,皆有毛角,鼓吹令率之,中黄门行之,冗从僕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宋史·礼志二五》:“十二神、当壙、当野、祖明、祖思、地轴及留陵刻漏等,并制如仪。”

祖庙(zǔ miào):供祀祖先的宫庙。《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庙。”《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神器固有归,天命固有分,祖庙固有灵,忠臣固有心,陛下其念之哉!”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河神》:“ 元 兵入 临安 ,掳太后、少主去,义不臣虏,赴 江 死,尸僵不坏,乡人义而瘞之祖庙侧。”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边境要区,割削尽去,拊背扼吭,及其祖庙,卧榻之间,鼾声四起。”

祖祢(zǔ mí):(1).祖庙与父庙。《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禰,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史记·孝武本纪》:“鼎宜见於祖禰,藏於帝庭,以合明应。”(2).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 汉 蔡邕 《鼎铭》:“乃及 忠文 ,克慎明德,以服享祖禰之遗风,悉心臣事,用媚天子。”《旧唐书·段文昌传》:“以先人坟墓在 荆州 ,别营居第以置祖禰影堂,岁时伏腊,良辰美景享荐之。” 宋 文天祥 《<告先太师墓文>跋》:“余始至 南安军 ,即絶粒为告墓文,遣人驰归,白之祖禰。”(3).本源;起始。 清 徐釚 《词苑丛谈·三百篇为词祖》:“凡此烦促相宣,短长互用,以启后人协律之原,岂非《三百篇》实祖禰哉。” 章炳麟 《訄书·订文》:“数字之义,祖禰一名,久而莫踪迹之也。”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所谓徽调、汉调、秦腔等等,都是代表的地方戏,先于皮黄而出现,而为其祖祢的。”

祖马(zǔ mǎ):指出殡时驾灵车的马匹。 唐 王建 《北邙行》:“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 城北復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

祖妈(zǔ mā):方言。犹老妈。老年妇人。《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哼!敢是千金女,那么贵气?不嫁不嫁,留下当祖妈!”

祖率(zǔ lǜ):◎ 祖率 zǔlǜ[the approximate ratio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to its diameter as calculated by Zu Chong Zhi][数]∶南北朝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指出圆周率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为了纪念祖冲之,把他算出的近似值叫做祖率

祖録(zǔ lù):佛教禅宗所记祖师言谈的语录。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彼佛经祖録,皆极文章之变化。”

祖路(zǔ lù):犹祖道。 明 何景明 《易水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

祖壠:祖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郁氏钱氏先墓》:“ 景泰 中进士 蓟州 钱源 者,尝以公事至 崑 ,访其祖壠。”

祖垄(zǔ lǒng):祖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郁氏钱氏先墓》:“ 景泰 中进士 蓟州 钱源 者,尝以公事至 崑 ,访其祖壠。”

祖龙(zǔ lóng):(1).指 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 关 东夜过 华阴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 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 祖龙 死。’”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 始皇 也。” 唐 胡曾 《咏史诗·东海》:“自是 祖龙 先下世,不关无路到 蓬莱 。” 明 许时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门 兔犬酸心, 望夷宫 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 祖龙 归,四海内干戈鼎沸。” 清 梁佩兰 《易水行》:“ 荆卿 不得刺 秦王 , 无且 在殿提药囊,为谋不成实天意, 祖龙 胆落 荆卿 死。”(2).借指其他帝王。 唐 温庭筠 《湖阴词》:“祖龙黄鬚珊瑚鞭,铁驄金面青连钱。”按,《晋书·明帝纪》:“帝母 荀氏 , 燕 代 人,帝状类外氏,鬚黄。”此指 晋明帝 。

祖灵(zǔ líng):祖宗英灵。 汉 蔡邕 《京兆樊惠渠颂》:“泯泯我人,既富且盈,为酒为酿,烝畀祖灵。”《后汉书·袁谭传》:“昔先公废黜将军以续贤兄,立我将军以为嫡嗣,上告祖灵,下书谱牒。” 三国 魏 曹植 《禾讴》:“昔生 周 朝,今植 魏 庭,献之朝堂,以照祖灵。” 清 孔尚任 《拜方正学先生祠》诗:“祖灵不凭孙,臣駡即天讨。”

祖烈(zǔ liè):祖宗的功业。《汉书·叙传下》:“丕显祖烈,尚於有成。” 颜师古 注:“烈,业也。” 宋 苏辙 《皇太后上仙功德疏》:“伏惟大行皇太后,祖烈崇高,坤仪博厚。”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赉诏南北诸镇》诗:“吾君谦让不可得,割哀践阼弘祖烈。”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其非顺天心,究祖烈,剂大造之力,以统利夫东西南北四海之民,不在此议。”

祖厉(zǔ lì):古县名。 汉 置,属 安定郡 ,在今 甘肃省 靖远县 西南。《汉书·武帝纪》:“西临 祖厉河 而还。”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祖厉,音嗟赖。”《汉书·地理志下》:“﹝ 安定郡 ﹞县二十一…… 祖厉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祖音罝。厉音赖。”

祖礼(zǔ lǐ):举行祭路神的仪式。《后汉书·马成传》:“ 建武 四年,拜扬武将军……发 会稽 、 丹阳 、 九江 、 六安 四郡兵击 李宪 ,时帝幸 寿春 ,设坛场,祖礼遣之。”

祖离(zǔ lí):谓饯别出行之人。《宋书·隐逸传·王弘之》:“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 殷 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祖腊(zǔ là):祭名。祖,祭祀路神;腊,年终大祭。见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腊》。《后汉书·献帝纪》:“ 魏王 丕 称天子,奉帝为 山阳公 ,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 汉 制。”

祖馈(zǔ kuì):犹祖奠。指出殡前夕行祖祭礼。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皇帝亲临祖馈,躬瞻宵载。”

祖刻(zǔ kè):犹祖本。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答三子问》:“ 秦 、 汉 、 六朝 传碑不甚磨泐者皆具此意,汇帖得此秘密所见,唯 南唐 祖刻数种。”参见“ 祖本 ”。

祖犒(zǔ kào):祖饯犒赏。《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林攄 ﹞及辞,答语復不逊。 辽 人大怒,空客馆水浆,絶烟火者三日,乃遣还,凡饔餼祖犒皆废。”

祖考(zǔ kǎo):◎ 祖考 zǔkǎo(1) [deceased grandfather]∶已故的祖父(2) [ancestors]∶祖先

祖君(zǔ jūn):对祖父的尊称。《孔丛子·居卫》:“﹝ 乐朔 ﹞围 子思 。 宋君 闻之,驾而救 子思 。 子思 既免,曰:‘ 文王 厄於 牖里 作《周易》,祖君屈於 陈 蔡 作《春秋》,吾困於 宋 可无作乎?’”按, 子思 名 伋 , 孔子 之孙。

祖居(zǔ jū):◎ 祖居 zǔjū(1) [former residence]∶祖宗及后辈一向居住之处这就我们家的祖居(2) [domicile of origin]∶籍贯祖居山东(3) [live for generations]∶从祖先起久居祖居广州,绝少变迁

祖舅(zǔ jiù):父亲的舅父。《晋书·应詹传》:“镇南大将军 刘弘 , 詹 之祖舅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父之舅》:“《南史·沉文阿传》亦称祖舅,皆谓父之舅氏也。”

祖旧(zǔ jiù):谓父祖故旧。《管子·牧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又:“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郭沫若 等集校引 闻一多 曰:“祖旧即先祖之大臣。”一说,谓恭承先祖之旧法。见 尹知章 注。

祖江(zǔ jiāng):传说中的天神,为 钟山神 之子所杀。

祖饯(zǔ jiàn):(1).饯行。《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时 京兆 等五永 为督军御史,使督 幽州 ,百官大会,祖饯於 长乐观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羣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温庭筠》:“ 庭筠 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 纪唐夫 擅场。”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祖席》:“多君祖饯大慇懃,迁客还朝意气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涕下交颐,哀与同归,女筹思再三,始许之, 桓翁 张筵祖饯。”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午前 啸平 来,言 民治 及其他诸人在 都益 处等候,要为我祖饯。”(2).犹祖奠。出殡前夕设奠以告亡灵。 明 唐寅 《祭妹文》:“今秋尔家袭作蓍龟,以有此兆宅,来朝驾车,幽明殊途,永为隔絶,有是庶物,用为祖饯,尔其有灵,必歆吾物而悲吾词也。”

祖驾(zǔ jià):指送葬的车马。 南朝 宋 颜延之 《挽歌》:“令龟启明兆,撤奠在方昏,戒徒赴幽冥,祖驾出高门。”

汉字组词推荐

精选图文

汉字组词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