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颜色美术教案(幼儿园教案示例6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自己的大胆想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产生向往太空,向往月球的愿望。 ![]()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深色星空背景图,准备粘贴用的大月亮一个。 2、油画棒、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月亮像什么。 二、教师将大月亮粘贴到背景图上,引出故事。晚上,月亮爬过树梢,出现在天空上,小动物们看到了月亮,大家议论起来。 讲述小猫、小狗、小猪等动物对月亮的想像,讲述时尽量放慢速度,给予幼儿充分想像的时间。 说完小羊的想法后,教师停止讲述,请幼儿来想像: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呢? 在幼儿各抒己见后,教师告诉幼儿小兔的想法:小兔的想法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小兔希望月亮还是月亮,他要坐飞船到月亮上拜访他的兔子兄弟! 三、画画奇特的月亮。 如果我们坐着飞船到月亮上去,你希望月亮上有什么? 请先在白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里会有些什么呢?大胆地把它画出来吧! 幼儿想像月亮上的奇特事物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请把自己画的讲给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 【附故事】 月亮 小猫希望月亮是玻璃做的。她要照照月亮镜子,看嘴唇涂得红不红。 小狗希望月亮是面粉做的。圆圆的月亮烙饼,吃起来一定很香很香。 小猪希望月亮是金子做的。这么大一块月亮金币,可以买好多东西! 小鸭希望月亮是清水做的。清清的月亮池塘,在里面游泳是多么快乐自由呀! 小熊希望月亮是白纸做的。漂亮的月亮风筝,没有谁能比它飞得高。 小猴希望月亮是铜片做的。敲响月亮铜锣,伙伴们跳起欢快的舞蹈。 小鹿希望月亮是橡皮做的。牵着月亮气球,在月光下的草地上跳来跳去。 小羊希望月亮是木头做的。他最心爱的手推车,正好缺了一个轮子。 只有小兔希望月亮还是月亮。他要坐飞船到月亮上拜访他的兔子兄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各种线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进行装饰。 2、培养幼儿充分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周围墙上贴蚂蚁的各种姿势图、晚会场景的课件一段、彩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晚会盛况,感受线条的多样组合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的线条排列方法。 听,多美的音乐呀,那边在干什么呢?咱们去瞧瞧, 哦,原来这里正举行着舞会呢?看他们打扮的怎样,他们身上衣服上都有什么,(花纹)这些花纹是怎么排列的呢? 小结:同一种线条可以横排、竖排、斜排地放在一起,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几种线条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花纹会更加漂亮。 二、幼儿作业(为蚂蚁小姐化妆,尝试运用线条进行组合练习) 1、大家正乐着呢,听,是谁在哭呀? 2、让我们仔细听听:“我是小蚂蚁,我长的黑黑的大家都嫌我丑,不让我参加这次舞会,可我很想参加,小朋友请你们帮帮我吧。”原来是蚂蚁小姐在哭,我们怎么帮你呢?“只要你们用线条把我装饰好就行” 3、让我们先来看看蚂蚁长什么样子。可以把蚂蚁画成各种动作。也可以帮它穿上衣服,装上你喜欢的发型,并在它的衣服上、身上运用线条进行装饰,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以及多样组合。 三、讲评: 让我们评评谁是最好的化装师。 1、推销自己:让幼儿讲讲自己用了哪些线条。 2、评一评、比一比谁的蚂蚁小姐最漂亮。 四、延伸: 让幼儿跟着蚂蚁小姐去参加舞会以宣泄心中成功的喜悦。 蚂蚁小姐打扮好了可以去参加舞会了,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跳跳,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舞蹈。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我预设的活动目标重在使幼儿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探究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图形进行大胆添画。 2、能有兴趣地完成翻翻书的制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翻翻书一本、空白的翻翻书一本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出示画有长方形的一页翻翻书,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翻翻书,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什么形状?请你们猜猜老师会用这个长方形画什么"(幼儿大胆猜测) 二、教师展示自制的翻翻书,幼儿欣赏,感受翻翻书"由局部变整体"的特点提问:看看里面到底画了什么?(幼儿逐页欣赏)你发现翻翻书有什么秘密?(了解翻翻书的特点:上面不变,下面变,)提醒幼儿:上面的图案是不能添画的。 三、幼儿尝试添画,制作翻翻书 出示画有三角形的翻翻书提问:老师用长方形变出了四种不同的图形,你们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图形,这是什么?你能用三角形变出什么来?(幼儿想象并请个别幼儿上来添画,幼儿添画时,教师注意及时提醒不能添画在共有的部分上) 四、幼儿自制翻翻书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不一样的翻翻书,请你也来变一变,每一页都要变出不一样的东西,已有的图形上不能进行添画(可根据幼儿的能力添画2-4种) 2、幼儿自主添画,制作翻翻书,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展示幼儿作品 1、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翻翻书,教师及时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2、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翻翻书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我园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欣赏教育的实验研究。我园以“在美术欣赏中培养幼儿的表现力”为课题。立足于“欣赏不只是美术生活的一部份,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份”。通过创设条件、研究探索。积极地培养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审美体验。让幼儿在美术欣赏中,以自己的视角去感受美、联想美、进而能具有自己个性和牲地表现美。让美术欣赏转化为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能力。 下面就本学期我开展的美术欣赏活动《格子的游戏》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探讨。 主题来源: 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幼儿欣赏。前段时间已让幼儿粗略地欣赏部份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本次活动将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蒙德里安画作的特点,理解线与形的关系,提升活动的价值。 活动目标: 1.继续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开阔幼儿的视野,提高艺术兴趣。 2.尝试在瓦楞纸作画,感受线条与色彩组合的美以及不同作画材料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蒙德里安作品《构成A;黑,红,灰,黄与蓝》、《红、黄、蓝三色构图》。 2.裁成方形的瓦楞纸;油画棒;勾线笔。 3.黑红卡纸若干,[课后将幼儿作品拼贴成“画”字] 4.五官独立图片。裁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各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两张很漂亮的图,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二、出示蒙德里安作品《构成A;黑,红,灰,黄与蓝》、《红、黄、蓝三色构图》。 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中线、形、色的构成的美感。 1.提问:仔细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幼:他们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 幼:都有长方形、正方形。 幼;都有黑色的线条,而且都是直直的。 小结:原来这两幅画里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图形都有长方形、正方形、有黑线。而且都是横的、竖的直线、没有斜线。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介绍画家蒙德里安及他的画风。 师:这四幅画是荷兰的一位画家——蒙德里安画的,他的画虽然只用了黑色的线条和红、黄、蓝的颜色,但却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美。 3.激发幼儿想象,看到蒙德里安的画,想到了什么?那些漂亮的格子让你想起了什么? 三、出示前段时间幼儿作品《捉迷藏》 1.引导幼儿想像,在格子一样的小房子里,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等五官做游戏的情景。 2.出示各种表情图片,夸张的五官独立图片和各色卡纸。 师在各色卡纸拼成的图示上操作五官卡片,引导幼儿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四、幼儿作画。 1.引导幼儿在瓦楞纸上画直线,形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长方形格子。 2.引导幼儿选择要躲藏五官的格子,用勾线笔在格子中画五官,并用线条把格子装饰完整。 3.引导幼儿用黑色油画棒描出黑色线条。 五、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拼贴在大卡纸上,拼贴成中文“画”字,引导幼儿欣赏奇妙的格子组图。 活动反思: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艺术欣赏过程是激发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力的过程。艺术作品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艺术作品并不是向每个时代不同个体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 在教学中发现,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像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创造的广阔空间。 本次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孩子们在欣赏作品时,感知了色与形构成的美。通过引导欣赏,发现了横线与竖线表现出的整齐的美与斜线作品不一样的风格。欣赏完作品后,通过游戏《藏五官》,使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将要进行的创作。第三环节,通过卡纸拼画,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并且在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添加五官线描。使色彩与线条进行有趣的结合,创造出清新抽象的美感。第四环节,孩子们在瓦楞纸上创作,体验不同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最后,用孩子们自己的作品拼图。再次体验格子的游戏。 活动中,老师能以较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艺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初步体验线描与色彩的构成美。活动过程流畅自然。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拾穗者》和认识色环,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色彩,并寻找秋天的主色调。 2、通过综合美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艺术形式自主分工及独立创作能力,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自主分工,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协作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四张已画好的底稿画。(幼儿前一次活动画好的)。 2、色环卡和挂图《拾穗者》 3、水粉颜料、水粉笔、腊光纸、有色纸、皱纹纸等。 4、胶水、小盘子和奖励孩子的五角星等。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拾穗者》请幼儿欣赏画面以及画面的色彩并简单的介绍这幅画(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米勒的作品)。 (1)图中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季) (2)图中画了什么?(画了三位农妇在拾穗子) (3)图中都有哪些丰富的色彩?(淡黄色、橘黄色、柠檬黄、黄绿色等) (4)在这幅图中哪种颜色最多或是以哪种颜色为主?(黄色) 2、出示色环,请幼儿仔细观察。 (1)与幼儿共同寻找属于秋天的颜色,并共同探讨它们的名称。 (2)在观察中,使幼儿了解秋天的颜色属于暖色调,并知道暖色调的色彩组成。 3、和幼儿一起逛《五彩超市》,分成四组,每组小朋友自己商量,选择各组想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在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 (1)找准暖调的颜色。 (2)请幼儿自己分组选择各自的需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3)在幼儿选择的时候,提醒幼儿定好画面的主色调,大胆作画。 (4)在幼儿作画时鼓励幼儿,“你们是最棒的!”给画的好的幼儿奖励五角星。 4、幼儿和教师共同讲评(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美术活动)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知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义。 2、让幼儿在欣赏各种不同形式名字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设计一幅名字画。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创作。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事先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些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范例、以教师的名字设计的名字画作品。 2、经验准备:每个孩子回家询问自己名字的意义,并用“访问调查表”进行记录。 3、学具准备:人手一份黑色记号笔、8开彩色卡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以参观画展引起幼儿兴趣 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展出的各种民间花鸟名字画、艺术签名,并总结名字画的特点:这些奇特的画都是用人的名字画成的。 (一)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画展呀?里面有许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样的画呢。想不想跟随老师去参观一下神奇的画展呢?(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画展作品。)在这些画里都藏着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吗? (二)哦,这里面都藏着人的名字呢!名字里还藏着鸟、花、龙一些动物和植物呢。有些名字就像小桥,有些名字像水草,这些美丽的图案就变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画啦!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体会名字中包含着长辈对自己深深的爱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访问调查表”,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楚地讲述名字的意义。 (一)你们有没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 (二)我们的名字都很特别,昨天我们调查过了,大人为什么给我们起这个名字?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幼儿相互交流) (三)刚才,你们已经和好朋友交流过了你名字的意义,现在有谁愿意告诉我们大家呢。(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回答) (四)原来呀,我们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爱呀!(教师点出名字的含义) 三、介绍名字画,及其创作要求 出示范例作品,向幼儿介绍名字画的创作要求:根据名字的字型和意义进行装饰设计。 (一)小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老师的画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师的范例作品,幼儿自由讲述) (二)我叫“黄爱琴”,“黄”看起来像一块田,黄又是黄颜色的黄,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黄的迎春花,油菜花,等;长辈们给我取名“爱”,希望我美丽可爱,有爱心;琴是弹琴的琴,琴声会发出许多小音符。我是根据名字的形状和意义装扮自己的名字的,你们瞧,这就变成了一幅名字画!(教师结合范例讲解创作要求) (三)每个人的名字都可以变成有趣的画,你会怎样装扮自己的名字呢?找个朋友去说一说吧(幼儿讨论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写得大些才显得画面饱满生动。) 四、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介绍作画材料以及作画场地。 (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卡纸颜色,进行创作。(播放《百家姓》音乐) (三)教师指导:根据名字的字型和含义,大胆、夸张地进行装饰。 五、展示作品、幼儿交流 我们的作品也参加画展啦,你最喜欢哪幅画?(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布局、装饰的外形、名字的含义互评作品。) 六、活动延伸:幼儿为家长、伙伴创作名字画 今天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一幅画,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你的小伙伴。你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也变成一幅有趣的画呢?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尝试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别有新意的名字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提出幼儿可以只装饰名字中的某一个字,但最后只有一个幼儿装饰了一个字,其他幼儿都能把全名装饰出来,说明幼儿很喜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发挥与展示。在最后展示评价过程中采用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幼儿的个体发展。幼儿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对美术课很感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绘画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教育目的。 |